陆英
《本草经集注》陆英

引用:《本草经集注》陆英
《本草图经》陆英

陆英图片,生熊耳川谷及冤句。蒴 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所在有之。春抽苗,茎有节,节间生枝;叶大似水芹及接骨,春夏采叶,秋冬采根茎。或云即陆英也。《本经》别立一条。陶隐居亦以为一物。苏恭云∶《药对》及古方无蒴 ,惟言陆英,明非别物。今注以性味不同,疑非一种,谓其类耳,然亦不能细别,再详陆英条,不言所用。蒴 条云用叶、根、茎,盖一物而所用别,故性味不同,何以明之?苏恭云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名木英,此三英花、叶并相似。又按《尔雅》云∶华 (音敷)也,华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为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然则此物既有英名,当是其花耳。故《本经》云∶陆英立秋采。立秋正是其花时也。又葛氏方有用蒴 者,有用蒴 根者,有用叶者,三用各别,正与经载三时所采者相会,谓陆英为花无疑也。
引用:《本草图经》陆英
《本经逢原》陆英

一名蒴 ,又名接骨草
苦寒,无毒。
《本经》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
发明 陶苏《本草》,甄权《药性》皆言陆英即蒴 ,田野村墟甚多。人家所植高硕色赤者是陆英,田野所出不红,叶上有粉者是蒴 ,二味所主大率相类,《外台》、《千金方》多用之,世以其贱而全置不讲也。
引用:《本经逢原》陆英
《名医别录》陆英
《神农本草经》陆英

味苦寒。
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川谷。
《名医》曰:生熊耳及冤句,立秋采,又曰蒴藋,味酸温有毒,一名荲(今本误作堇),一名芨,生四野,春夏采叶,秋冬采茎根。
案《说文》云:堇草也,读若厘,芨荲草也,读若急,藋厘草也。《广雅》云:盆,陆英苺也。《尔雅》云:芨荲草。《唐本》注陆英云:此物蒴藋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藋条。今注云:陆英,味苦寒无毒,蒴藋
味酸温有毒,既此不同,难谓一种,盖其类尔。
引用:《神农本草经》陆英
《新修本草》陆英

味苦,寒,无毒。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熊耳川谷及冤句,立秋采。
〔谨案〕此即蒴 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 条。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树名木英,此三英也。花叶并相似。
引用:《新修本草》陆英
《证类本草》陆英

(陆英_图片)
味苦,寒,无毒。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熊耳川谷及冤句。立秋采。
唐本注云∶此即蒴 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 条。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树名木英,此三英也,花、叶并相似。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陆英,一名蒴 。味苦、辛,有小毒。能捋风毒,香港脚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酒,可俗之,妙。
图经曰∶陆英,生熊耳川谷及冤句,蒴 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所在有之。春抽苗,茎有节,节间生枝,叶大似水芹及接骨。春夏采叶,秋冬采根、茎。或云即陆英也。
《本经》别立一条,陶隐居亦以为一物。苏恭云∶《药对》及古方无蒴 ,唯言陆英,明非别物。今注以性味不同,疑非一种,谓其类耳,然亦不能细别。再详陆英条,不言所用。蒴条云用叶、根、茎,盖一物而所用别,故性味不同,何以明之。苏恭云∶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名木英,此三英,花、叶并相似。又按《尔雅》云∶华, (音敷)也。华、 ,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为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然则此物既有英名,当是其花耳。故《本经》云∶陆英立秋采。立秋正是其花时也。
又葛氏方,有用蒴 者;有用蒴 根者;有用叶者。三用各别,正与《经》载三时所采者相会,谓陆英为花无疑也。
引用:《证类本草》陆英
《千金翼方》陆英
《医学入门》陆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