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赤

目录
《本草择要纲目》白赤
《本草择要纲目》白赤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择要纲目》白赤

《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苦平无毒.升而微降.阳中阴也.为手足太阴行经本药.又入肝脾血分.

【主治】

安脾经.治腹痛.固胃气.止泻痢和血脉.与白术同用则补脾.与川芎同用则补肝.与人参同用则补气.与防风同用则痘疹.同用则温经散湿.以炒则补阴生用之则疗后重.(色白者西方之.能于土中泻水以益脾.色赤者南方之象.能行血中之滞以散邪.)

但言芍药而能缓中者.彼之味酸涩收敛.似不相侔.然能损其肝.即以调其血.血调而中自和也.又言治伤寒多用白芍.以其主寒热.利小便.彼之味酸涩为收.本经何以言之.然能益阴滋湿而停津液.故能生水.小便自利.非彼通利也.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芍药(白赤)

下载:《本草择要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择要纲目》白赤

《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甘平无毒.浮而升.阳也.白者入手太阴足太阳经气分.赤者入足太阴手少阴太阳气分.

【主治】

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大腹淋沥.膈中痰水.开胸肺.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开胃止呕逆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小儿惊痫.女人热淋暖腰膝安胎除湿益燥.缓脾生津.导气平火.开腠理.泄膀胱.疗肾积奔豚赤茯苓主治.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盖茯苓之白入壬癸.赤者入丙丁.味甘而淡又降也.为阳中之阴.服食至要云.茯芩通神而至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肌.浓肠而开心.调荣而理卫.大抵得之余气孕毓而成.属金之质.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止之者何.茯苓多益心脾.性美.下能接引诸温暖药归就肾经.肾得真火而真气固.故八味丸之不离茯苓者是也.利之者何.凡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茯苓淡渗而色白为金之象.金之令上行而下降.金能生水.涩者有不利之乎.然本言茯苓利小便.伐肾邪.有降而下之之功.而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似亦相反何也.盖肺虚心虚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暖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症皆非茯苓淡渗之药所能益其元气.朱氏之谓阴虚不可用者.此之谓也.素问云.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遗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朱氏之不欲骤用者.其深明于此理也.若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寒淫所胜.素问所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非茯苓之淡渗.何以分阴阳而导湿.本草之必用以伐肾邪者.此之谓也.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茯苓(白赤)

下载:《本草择要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b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