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蓟
《本草备要》大小蓟

泻,凉血
甘温(《大明》曰凉)。皆能破血下气,行而带补。治吐衄肠痈,女子赤白浊,安胎(凉血之功)。
小蓟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养血,退热补虚,不能如大蓟之消痈毒(丹溪曰∶小蓟治下焦结热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疼痛,煎大蓟汁服,立瘥)。
引用:《本草备要》大小蓟
《本草从新》大小蓟

泻、凉血破血.
甘苦凉.皆能破血退热.治吐衄肠痈.小蓟力微.能破瘀生新.不能如大蓟之消痈毒.(丹溪曰∶小蓟治下焦之结热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疼痛、煎大蓟汁服、立瘥.)两蓟相似.花如髻.大蓟茎高而叶皱.小蓟茎低而叶不皱.皆用根.(舌硬出血不止、或九窍出血、鲜蓟捣汁、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
引用:《本草从新》大小蓟
《本草撮要》大小蓟

引用:《本草撮要》大小蓟
《本草蒙筌》大小蓟

味甘、苦,气温。一云气凉。无毒。虽系两种,气味不殊。随处田野俱生,北平(今顺天)出者力胜。盖蓟门以蓟取名,则可征矣。凡资治疗,用须采根。大蓟高三四尺余,叶多青刺而皱。花开如髻,赤若红蓝,北人因之,呼为千针草也。破血捷,消肿奇。吐衄唾咯立除,沃漏崩中即止。去蜘蛛蝎子咬毒,平 突痛甚痈疽。并捣烂绞浓汁半瓯,搀童便或醇酒饮下。小蓟鱼高尺许,花亦如前,但叶略差,有刺不皱。仅理血疾,不治外科。
引用:《本草蒙筌》大小蓟
《本草求真》大小蓟

(隰草)破血逐瘀
大小蓟(专入肝)。虽书载属甘温。可以养精保血。(别录)然究精之养。血之保。则又赖于血荣一身。周流无滞。若使血瘀不消。而致见有吐衄唾咯崩漏之症。与血积不行。而致见有痈疼肿痛之病。则精血先已不治。安有保养之说乎?用此气味温和。温不致燥。行不过散。瘀滞得温则消。瘀块得行斯活。恶露既净。自有生新之能。痈肿潜消。自有固益之妙。保养之说。义由此起。岂真具有补益之力哉?(恭曰。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小蓟力微。不如大蓟力迅。小蓟只可退热凉血。若大蓟则于退热之中。犹于气不甚伤也。(恭曰。大蓟叶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也。)能理血疾。不治外科。若脾胃虚寒。饮食不思。泄泻不止者。切勿妄服。两蓟相似。花如髻。大蓟茎粗而叶皱。小蓟茎低而叶不皱。皆用茎。
引用:《本草求真》大小蓟
《本草衍义》大小蓟
《本草易读》大小蓟

甘,平,无毒。大蓟根治吐衄崩漏,兼治女子赤白之沃;叶疗肠痈扑损,兼疗恶疮疥癣之。善消瘀血,尤能安胎。小蓟力微,破瘀生新,保精养血。又退热补虚,开胃下食。解胸膈之烦闷,止金疮之血出。捣汁除夏日之热烦,作菜疗一身之风热。
猝泻鲜血,小蓟叶取汁服。(验方第一。)
癣痒,小蓟叶取汁服。(第五。)
妇人阴痒,小蓟煎洗之。(第六。)
引用:《本草易读》大小蓟
《药笼小品》大小蓟
《药性切用》大小蓟
《冯氏锦囊秘录》大小蓟

禀土之冲气,兼得天之春阳之气,故味甘气温,一云微寒无毒。所禀即同,主治相近,专主凉血行血,补血而为养精,保血衄吐崩中之要药。
大小蓟,又名千针草。气味甘温,养精保血,吐衄唾咯立除,沃漏崩中,即止。又能破血消肿,去蜘、蝎咬毒,平 痛重疽,并捣烂绞脓汁半瓯,掺童便或醇酒饮下。但小蓟力微,只可退热凉血,不似蓟能补养下气也。且仅理血疾,不治外科。若脾胃虚弱,泄泻不思饮食,及血气虚寒者勿用。
主治(痘疹合参) 止吐衄下血,及妇人痘疹,经血妄行者,最宜。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大小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