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目录
《本草纲目》柳
《滇南本草》柳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纲目》柳

《本草纲目》

「释名」小杨、杨

「气味」柳华:苦、寒、无毒。柳叶:苦、寒、无毒。枝及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

柳华:

1、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3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等分,调灯油涂搽。

4、走马牙疳。用柳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5、大风疬。用杨柳四两,捣成,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浸用),全蝎蜈蚣蟾蜍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共研为末,水煎麻黄取汁,与各药同熬,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以愈为度。

柳叶:

1、小便白浊。用清明柳叶煎汤代,以愈为度。

2、小儿丹毒。用柳叶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处。一天宜洗七、八次。

3、眉毛脱落。用垂柳阴干,研为末,放在器中加姜汁调匀,每夜涂抹眉部。

4、无名恶疮。用柳叶或皮,水煎汁。加少许洗患睡。

5、漆疮,用柳叶煎水洗

枝及根白皮:

1、黄疸初起。用柳枝煮浓汁半升,一次服下。

2、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病似反胃噎膈。取新柳枝一大把,熬汤,煮小米作饭。加酒、所饭滚成珠子,晒干,装袋中悬挂通风处。用时,烧滚水随意下米,待米浮起查看无硬心则为米熟。一次吃完。稍久,面和米就会分散了,这样制成的米,名“络索米”。

3、走注气痛(身上忽有一处如被人打痛,痛处游走不定,有时觉痛和极冷)。用白酒煮杨柳白皮乘热熨痛处。

4、风毒肿痛。治方同上。

5、项下瘿气,用柳根(水边露出者)三十斤,加水一斛。煮取一升,泡糯米三斗,加常法酿酒,每日饮服适量。

6、齿龈肿痛。用垂柳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杨皮等分,煎水,热含冷吐。又方:用柳枝、村、桑枝,煎水熬,加汁、细辛末、末,调匀擦牙。

7、风虫牙痛。用杨柳白皮一小块含嚼,取汁渍齿根,几次即愈。又方:用柳枝一握,锉碎,加盐少许,浆水煎含,甚效。又方:柳枝(锉细)一升、大豆一升,合炒至熟,加清酒三升泡三天后,含漱吐涎。

8、痛有脓。把柳根切细,捣至极烂,封贴痛处,药干即换。

9、漏疮肿痛。用柳根伸出的红须每日煎水洗。又方:用柳条在罐内烧熏痛处。

10、乳痛初起。用柳根皮捣至极烂,包布中,火上烤热熨患处。布准即换。

11、反恶疮(肉翻出如饭粒,根深脓溃)。用柳枝叶三斤,加水五升煎至三升,再熬成稀状。每天涂搽三次。

12、背起丹毒。用柳木加水调涂。

13、汤火灼疮。用柳皮烧灰涂搽。亦可用根白皮煎油涂搽。

14、痔疮如瓜,肿痛如火燎。用柳枝煎浓汤洗后,灸三、五壮,大泻脓血即愈。

引用:《本草纲目》柳

下载:《本草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滇南本草》柳

《滇南本草》

图片,味苦,性寒。治一切五淋白浊、血淋淋。老幼服之神效。

──务本卷一下

水杨柳,气味苦、辛。主治血凝气滞,风寒外束。小儿痘症有乌头陷顶,浆升不起者,服此,暖气可以透达,浆随暖而行矣。以此煎服或浴之即长。此治小儿症仙方也。

──模板卷十

顺水柳根,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一切五淋白浊、大肠下血,其效如神。

杨柳花,味甘、苦,淡平。

专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症,其效如神。

──模板卷十

引用:《滇南本草》柳、杨柳花

下载:《滇南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l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