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棘

白棘
目录
《本草纲目》白棘
《本草经集注》白棘
《本草图经》白棘
《本草衍义》白棘
点击打开目录
《本经逢原》白棘
《名医别录》白棘
《神农本草经》白棘
《新修本草》白棘
《证类本草》白棘
《千金翼方》白棘
《医学入门》白棘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纲目》白棘

《本草纲目》

「释名」棘刺、棘针、赤爪。名刺原。

「气味」(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

1、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2、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半碗,煮开几次后,分二次服。

3、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4、龋齿腐朽。用白棘二百枚(朽落地者),加水三程序,煮成一升,含漱。或烧棘涂病齿,再敷雄黄末。

5、小儿口噤,惊风不乳。用白棘烧为末,水送服一钱。

6、小儿丹肿。用水煮白棘根汁洗搽。

7、痈前痔漏。治方同上。

8、疔疮。用白棘(倒者)三枚、丁香七枚,是入瓶中烧存性,加未满月的婴儿粪和匀,每日涂疮三次。

9、诸肿有脓。用白棘烧灰,水送服一钱。一夜之间,肿即可出头。

引用:《本草纲目》白棘

下载:《本草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经集注》白棘

《本草经集注》

味辛,寒,无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治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一名棘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

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代之,非真也。(《新修》一四三页,《大观》卷十三,《政和》三二九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白棘

下载:《本草经集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图经》白棘

《本草图经》

白棘图片,棘针也。生雍州。棘刺花生道旁,今近京皆有之。棘,小也,丛高三、四尺,花、叶、茎、实都似枣,而有赤、白二种。恭云∶白棘,茎白如,子、叶与赤棘同,赤棘中时复有之,亦为难得。然有钩直二种∶直者,宜入补药;钩者入痈肿药。针采无时。花冬至后百二十日采,实四月采。又枣针疗喉痹不通,药中亦用。陈子昂《观篇》云∶在张掖郡时,有人以仙人杖为白棘,同旅皆信之。二物都不相类,不知何故疑惑若此,其说见枸杞条。

引用:《本草图经》白棘

下载:《本草图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衍义》白棘

《本草衍义》

一名棘针,一名棘刺。按经如此甚明,诸家之意强生疑惑,今掠不取,求其经而可矣。其白棘,乃是取其肥盛紫色,枝上有皱薄白膜先剥起者,故曰白棘。取白之意,不过如此。其棘刺花,乃是棘上所开花也,余无他义。今人烧枝取油,涂垢,使垢解。

引用:《本草衍义》白棘

下载:《本草衍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经逢原》白棘

《本经逢原》

辛寒无毒。

《本经》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

发明 白棘乃小枣树上针,故能决刺破结。《本经》主痈肿溃脓,与皂刺不甚相远。《别录》治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疗喉痹不通。又治腹胁刺痛,尿血痔漏,皆取其透达肝肾二经也。

引用:《本经逢原》白棘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名医别录》白棘

《名医别录》

无毒.主决刺结,治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一名棘刺.生雍州

《本经》原文∶白棘,味辛,寒.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一名棘针.生川谷.

引用:《名医别录》白棘

下载:《名医别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神农本草经》白棘

《神农本草经》

味辛寒。

主心腹痛,痈肿渍脓,止痛。一名棘针。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棘刺,生雍州。

案《说文》云:棘,小枣丛生者。《尔雅》云:髦颠棘。孙炎云:一名白棘。李当之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是真也。案经云:天门冬一名颠勒,勒棘声相近,则今人用此,亦非无因也。

引用:《神农本草经》白棘

下载:《神农本草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新修本草》白棘

《新修本草》

味辛,寒,无毒。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李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真也。

〔谨案〕白棘,茎白如粉KT 子,叶与之,亦为难得也。

引用:《新修本草》白棘

下载:《新修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证类本草》白棘

《证类本草》

(白棘_图片

味辛,寒,无毒。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一名棘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陶隐居云∶李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是真也。唐本注云∶白棘,茎白图经曰∶白棘,棘针也。生雍州,棘刺花生道旁,今近京皆有之。棘,小枣也。丛高三、四尺,花、叶、茎、实都似枣,而有赤白二种。苏恭云∶白棘,茎白如粉,子、叶与赤棘同,赤棘中时复有之,亦为难得耳。然有钩、直二种∶直者宜入补药,钩者入痈肿药。针,采无时。花,冬至后百二十日采。实,四月采。又枣针,疗喉痹不通,药中亦用。陈子昂《观玉篇》云∶在张掖郡时,有人以仙人杖为白棘,同旅皆信之,二物都不相类,不知何故疑惑若此,其说见枸杞条。

外台秘要∶治齿腐。棘针二百枚,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含之。又方∶治尿血。棘刺三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方∶治诸恶肿,失治有脓。烧棘针作,水服之,经宿头出。又方∶虫食齿黑。烧腐棘取沥,敷之十遍,雄黄末敷之,即愈。子母秘录∶小儿天风口噤,乳不下。白棘烧末,水服一钱匕。又方∶痈疸痔漏疮及小儿丹,水煮棘根汁洗之。出《千》。

衍义曰∶白棘,一名棘针,一名棘刺。按《经》如此甚明。诸家之意,强生疑惑,今掠不取,求其《经》而可矣。其白棘,乃是取其肥盛,紫色,枝土有皱薄白膜先剥起者,故曰白棘。取白之意,不过如此。其棘刺花,乃是棘上所开花也,余无他义。今人烧枝取油,涂垢发

引用:《证类本草》白棘

下载:《证类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千金翼方》白棘

《千金翼方》

味辛,寒,无毒。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一名棘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引用:《千金翼方》白棘

下载:《千金翼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医学入门》白棘

《医学入门》

味辛、寒,无毒。然有钩直二种,直者主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止尿血;钩者主心腹痛,喉痹,痈疽痔漏,疮肿溃脓,止痛,决刺结。或煮,或烧灭存性用。

引用:《医学入门》白棘

下载:《医学入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b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