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苦甘微寒.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解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胞衣不出.捣汁服一升.并治石淋.多食发病.
引用:《本草撮要》慈菇
下载:《本草撮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苦甘微寒,无毒。
发明 主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胞衣不出,并生捣汁服之。有香港脚瘫缓风人勿食,以熟食壅气也。叶治小儿游风、丹毒,捣烂涂之即消。
引用:《本经逢原》慈菇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基原】为泽泻科植物慈菇的球茎。
【异名】茨菇。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入心、肝、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通淋行血。
【应用】
1.肺虚咳血:生慈菇数枚,去皮捣烂,蜂蜜米泔同拌匀,饭上蒸熟,热服效。(《滇南本草》)
2.淋浊:慈菇300g,加水煎服。(《食物与治病》)
3.产后血闭,胎衣不下:慈菇捣汁蒸服。(《实用中医营养学》)
【按语】
本品富含维生素B、淀粉。蛋白质含量高于荸荠。此外尚含有磷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皮棕褐色有涩麻味,一般去皮炒菜食用。捣泥加生姜汁外敷可治无名肿毒,红肿热痛。
【参考文献】
1.《千金要方》:“下石淋。”
2.《唐本草》:“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捣汁服一升。”
3.《滇南本草》:“厚肠胃,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
引用:《中医饮食营养学》慈菇(《本草纲目》)
下载:《中医饮食营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