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本草备要》山慈菇
《本草便读》山慈菇

杀蛊消痈.有毒而能解毒.行瘀散结.辛寒又带甘寒.(山慈菇辛寒有毒.散泻之品.只可用以外敷痈肿.然疔疮之证.各有成病之由.当详审用药.虽卒中闭证.亦不可浪投毒药.以攻击取祸也.即金灯花根如慈菇.惟外科发散药用之为多.服食方内.只玉枢丹用之.其余不多见也.)
引用:《本草便读》山慈菇
《本草撮要》山慈菇
《本草害利》山慈菇
《本草求真》山慈菇

(山草)散结治瘰 等毒
山慈菇(专入肺)。味苦微辛。气寒微毒。功专消结。故凡症患痈疽。无名疔肿。瘾疹恶疮。蛇虺齿伤。瘰 结核等症。用此外敷。(醋磨涂。)固可解散。内服亦可调治。总为结毒散结之方。(普济方治粉滓面 。用山慈菇夜涂旦洗。)但性寒凉。不可过服。根与慈葱小蒜相类。去毛壳用。
引用:《本草求真》山慈菇
《本草择要纲目》山慈菇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山慈菇
《本经逢原》山慈菇

金灯花根也。九月开花,朱色,与叶不相见,故又名无义草
甘微辛,小毒。
发明 山慈菇攻坚解毒,治痈肿疮 ,瘰 结核等证。紫金锭用之,亦是解诸毒耳。《丹方》治面上瘢痕用山慈菇末,和轻粉、硼砂末各少许,先用碱水笔涂患处,次掺上药,太乙膏盖,日易一次,俟疙瘩消尽后,以鹰屎白、密陀僧末,蜜水调护,数日勿见风,日效。
惟眼胞上者不可治,以其眨动不辙也。
引用:《本经逢原》山慈菇
《得配本草》山慈菇

引用:《得配本草》山慈菇
《中药炮制》山慈菇

『常用名』毛慈菇、山茨菇。
『产地』四川、广西、贵洲等地。
『采收季节』野生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冬春用热水洗,夏秋用冷水洗,捞筐内,滤干水分,再投入缸内润6~8小时,取出切2厘厚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引用:《中药炮制》山慈菇
《药笼小品》山慈菇
《药性切用》山慈菇
《中药学》山慈菇

【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球茎。(山慈菇的来源较复杂,有兰科的杜鹃兰、独蒜兰、百合科的老鸭瓣,防己科的金果榄、青牛胆等。上海习用杜鹃蓝。)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实热性的疮疖肿毒,瘰历结核等症。
本品味辛气寒,善能泄热散结,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
山慈菇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山慈菇、山茨菇(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玉枢丹《百一选方》:山慈菇、麝香、千金子霜、雄黄、红芽大戟、朱砂、五倍子。治感受外邪,食物中毒等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引用:《中药学》山慈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