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附子
《雷公炮制药性解》黑附子

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通行诸经。主六腑沉寒,三阳厥逆,症坚积聚,寒湿拘挛,霍乱转筋,足膝无力,坠胎甚速。择每双重一两者,去皮脐,以姜汁盐水煮数沸,又用黄连甘草童便合煮一时,于平地上掘坑埋一宿,取出,囫囵晒干用。地胆为使,恶蜈蚣,畏人参、甘草、黄?、防风、黑豆。
按∶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经络靡所不入,宜致坠胎祛症积等证者,辛甘大热,能补命门衰败之火,以生脾土,故仲景四逆汤用以回肾气,理中汤用以补脾,八味丸用以补肾脾。譬如躁悍之将,善用之,奏功甚捷;不善用之,为害非轻。
丹溪以为仲景取其行地黄之滞,而不能有补,则古方用黑附一味,可以回阳,不补而能之乎?丹溪之言,于理未当,虽然,彼或鉴误用之弊,有激而发尔,如法制之,毒性尽去,且令下行,若痼冷阳脱,但微炮之。
引用:《雷公炮制药性解》黑附子
《汤液本草》黑附子

气热,味大辛,纯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通行诸经引用药。
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
《象》云∶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肾中寒甚,白术为佐,名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湿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治经闭。慢火炮。
《珍》云∶治脾湿肾寒。
《本草》云∶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 拘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利赤白,坚肌骨,强阴,堕胎,为百药之长。
《液》云∶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附子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四逆也。
引用:《汤液本草》黑附子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黑附子

附子
- 附子
- 白附子
- 川附子
- 附子饼
- 附子茶
- 附子酒
- 附子散
- 附子汤
- 蜜附子
- 香附子
- 制附子
- 白附子散
- 白附子丸
- 辛附子汤
- 白术附子汤
- 大黄附子汤
- 当归附子汤
- 附子八物汤
- 附子半夏汤
- 附子仓米汤
- 附子防风散
- 附子梗米汤
- 附子茴香散
- 附子姜甘茶
- 附子粳米汤
- 附子理中汤
- 附子理中丸
- 附子六物汤
- 附子绿豆汤
- 附子麻黄汤
- 附子摩头散
- 附子细辛汤
- 附子泻心汤
- 附子续命汤
- 附子养荣汤
- 附子猪肚丸
- 甘草附子汤
- 干姜附子汤
- 桂枝附子汤
- 六味附子汤
- 六物附子汤
- 麻黄附子汤
- 羌活附子散
- 人参附子汤
- 莎草香附子
- 圣济附子丸
- 四顺附子汤
- 四物附子汤
- 薏苡附子散
- 白附子香连丸
- 附子黄草果饮
- 附子山茱萸汤
- 桂枝加附子汤
- 理中加附子汤
- 升麻加附子汤
- 大黄附子细辛汤
- 大青龙加附子汤
- 麻黄附子甘草汤
- 麻黄附子细辛汤
- 麻黄附子炙草汤
- 芍药附子甘草汤
- 芍药甘草附子汤
- 吴茱萸加附子汤
- 薏苡附子败酱散
-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
-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
-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
-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
-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