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
《本经逢原》落葵

酸寒滑无毒。
发明 落葵蔓生,叶圆浓如杏叶。子似五味子,生青熟紫,所在有之,揉取汁红如胭脂,女人饰面点唇,及染布帛。谓之胡胭脂,亦曰染绿子,但久即色易变。《别录》言滑中散热。时珍云,利大小肠。子仁可作面脂,和白蜜涂,鲜华立现。
引用:《本经逢原》落葵
《名医别录》落葵
《食疗本草》落葵

引用:《食疗本草》落葵
《新修本草》落葵

引用:《新修本草》落葵
《证类本草》落葵

味酸,寒,无毒。主滑中,散热。实,主悦泽人面。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陶隐居云∶又名承露,人家多种之。叶唯可 (音征) ,性冷滑,人食之,为狗所啮作疮者,终身不瘥。其子紫色,女人以渍粉敷面为假色,少入药用。今注一名藤葵,俗呼为胡燕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蔓生,叶圆,浓如杏叶。子似五味子,生青熟黑,所在有之。孟诜云∶其子悦泽人面,药中可用之。取蒸食疗∶其子令人面鲜华可爱。取蒸,烈日中曝干。挪去皮,取仁细研,和白蜜敷之,甚验。
食此菜后被狗咬,即疮不瘥也。
引用:《证类本草》落葵
《千金翼方》落葵

葵
- 葵
- 冬葵
- 防葵
- 房葵
- 凫葵
- 葵菜
- 葵根
- 葵松
- 葵子
- 龙葵
- 蜀葵
- 天葵
- 菟葵
- 冬葵菜
- 冬葵子
- 葵菜羹
- 葵菜粥
- 葵根汤
- 葵子散
- 葵子汤
- 秋葵子
- 蜀葵花
- 天葵子
- 吴葵花
- 吴葵华
- 吴葵叶
- 冬葵子汤
- 黄蜀葵花
- 天葵贝茶
- 天葵子茶
- 紫背天葵
- 葵子茯苓散
- 葵子获苓散
- 向日葵花茶
- 紫背天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