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桑寄生桑寄生桑寄生
目录
《本草备要》桑寄生
《本草便读》桑寄生
《本草从新》桑寄生
《本草撮要》桑寄生
点击打开目录
《本草分经》桑寄生
《本草害利》桑寄生
《本草求真》桑寄生
《本草图经》桑寄生
《本草衍义》桑寄生
《本草易读》桑寄生
《本草择要纲目》桑寄生
《本经逢原》桑寄生
《药笼小品》桑寄生
《药性切用》桑寄生
《玉楸药解》桑寄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桑寄生
《中药学》桑寄生
《中药学》桑寄生
《医学入门》桑寄生
《中国药典》桑寄生
《中药大辞典》桑寄生
《中华本草》桑寄生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备要》桑寄生

《本草备要》

补筋骨,散风湿

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齿者骨之余,发者血之余)。甘益血,止崩漏下乳安胎(三症皆由血虚)。外科散疮疡追风湿。

他树多寄生,以上采者为真,杂树恐反有害。茎、叶并用。忌火。

引用:《本草备要》桑寄生

下载:《本草备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便读》桑寄生

《本草便读》

桑寄生图片

壮骨强筋补肝肾虚羸.苦甘平润.和营通络.治痹风痛着.关节舒和.且其养血疏风.得附大桑之余气.又可安胎治产.都因寓木以生成.(桑寄生即桑树上所附之藤.然种类不一.总以桑树上者为佳.甘苦性平.凡藤类像筋.故入肝又及于肾者.乙同源也.以其得桑之余气.故能治风兼治湿者.风能胜湿也.统治筋骨间风寒湿痹.此物祛邪之力有余.补养之功不足.所云补虚羸.益血脉者.亦邪除则正受益.)

引用:《本草便读》桑寄生

下载:《本草便读》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从新》桑寄生

《本草从新》

补筋骨、散风湿.

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络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外深山地暖.不桑.无采捋之苦.气化浓密.自然生出.有言衔他子.遗树而生者非也.他树多寄生.恐反有害.茎叶并用.忌火.(胎动腹痛、桑寄生两半、阿胶艾叶各半两、水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或去叶、又治膈气、生桑寄生、捣汁一盏服之.)以上寓木类

引用:《本草从新》桑寄生

下载:《本草从新》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撮要》桑寄生

《本草撮要》

味甘苦.入足少阴经.功专坚肾.助筋骨.固齿长发.益血止崩.下乳安胎.和血除痹.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得阿胶、艾叶治胎动腹痛.以之捣汁服.治膈气.忌火.

引用:《本草撮要》桑寄生

下载:《本草撮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分经》桑寄生

《本草分经》

苦甘,坚肾和血,舒筋络散风湿。

引用:《本草分经》桑寄生

下载:《本草分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害利》桑寄生

《本草害利》

〔害〕杂树上者,气性不同,恐反有害。

寇宗 云∶向有求此于吴中诸邑,采不得,以他木寄生服之,逾月而毙,可不慎哉。

〔利〕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络而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

〔修治〕三月采枝茎叶,刀细切,阴干用,勿见火。

引用:《本草害利》桑寄生

下载:《本草害利》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求真》桑寄生

《本草求真》

(寓木)补肝除风湿强筋骨

桑寄生(专入肝肾)。感桑精气而生。味苦而甘。性平而和。不寒不热。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第出桑树生者真。(须自采。或连桑叶者乃可用。)和茎叶细锉阴干。忌火。服则其效如神。若杂树所出。性气不同。恐反有害。

引用:《本草求真》桑寄生

下载:《本草求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图经》桑寄生

《本草图经》

桑寄生图片,出弘农山桑上,今处处有之。云是乌鸟食物,子落枝节间,感气而生。叶似而浓软,茎似槐枝而肥脆;三、四月生,黄白色;六月、七月结实,黄色如小大。三月三日采茎叶,阴干。凡槲、水杨、枫等上,皆有寄生,惟桑上者堪用。然殊难辨别。

医家非自采不敢用。或云断其茎而视之,其色深黄,并实中有汁稠粘者为真。谨按《尔雅》∶寓木、宛童。郭璞云∶寄生,一名茑。《诗· 弁》云∶茑与女萝。陆机疏云∶叶似当卢子如覆盆,赤黑甜美。而中品有松萝条,即女萝也。《诗》所谓茑与女萝,施于上,是也。

旧云生耳川谷松上,五月采,阴干。古方入吐膈药。今医家鲜用,亦不复采之。但附于此。

引用:《本草图经》桑寄生

下载:《本草图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衍义》桑寄生

《本草衍义》

新旧书云∶今处处有之。从宦南北,实处处难得,岂岁岁窠斫摘践之苦,而不能生邪?抑方宜不同也?若以为鸟食物子落枝节间,感气而生,则当生麦,谷当生谷,不当但生此一物也。又有于柔滑细枝上生者,如何得子落枝节间?由是言之,自是感造化之气,别是一物。古人当日惟取桑上者,实假其气耳。又云今医家鲜用,此极误矣。今医家非不用也,第以难得真桑上者。尝得真桑寄生,下咽必验如神。向承乏吴山,有求药于诸邑者,乃遍令人搜摘,卒不可得,遂以实告,甚不乐。盖不敢以伪药罔人。邻邑有人伪以他木寄生送之,服之逾月而死。哀哉!

引用:《本草衍义》桑寄生

下载:《本草衍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易读》桑寄生

《本草易读》

益血安胎,止崩下乳。平痈肿而治疮,强筋骨而疗腰痛。

引用:《本草易读》桑寄生

下载:《本草易读》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择要纲目》桑寄生

《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去女子崩中不足.安胎及产后余疾.下乳汁.助筋骨.益血脉.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桑寄生

下载:《本草择要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经逢原》桑寄生

《本经逢原》

苦甘平无毒。

《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饥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

发明 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发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古圣触物取,以其寓形榕木,与子受母气无异,故为安胎圣药。《别录》言去女子崩中产后余疾,亦是去风除湿益血补阴之验。惟西蜀、南粤不经饲蚕之地始有,故真者绝少,今世皆榕树枝赝充,慎勿误用,其真者绝不易得。故古方此味之下有云,如无以续断代之,于此可以想象其功用也。

引用:《本经逢原》桑寄生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药笼小品》桑寄生

《药笼小品》

舒筋络,利关节,除风湿痹痛之要药。

同他药浸酒服良。

引用:《药笼小品》桑寄生

下载:《药笼小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药性切用》桑寄生

《药性切用》

苦甘性平,入肝肾而除风理湿,壮骨强筋,为腰膝痛痹专药。

引用:《药性切用》桑寄生

下载:《药性切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玉楸药解》桑寄生

《玉楸药解》

味苦,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壮骨荣筋,止血通乳

桑寄生通达经络,驱逐湿痹,治腰痛背强,筋痿骨弱,血崩乳闭胎动,腹痛痢疾,金疮痈疽,坚发齿,长眉须。

引用:《玉楸药解》桑寄生

下载:《玉楸药解》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桑寄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苦甘,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主金疮,去痹,女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药性论》云∶臣。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华子云∶助筋骨,益血脉。采人多在榉树上收,呼为桑寄生,在桑树生者极少。次即枫力同。

引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桑寄生

下载:《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学》桑寄生

《中药学》

【药用】桑寄生科小灌木斛寄生Taxilluschinesis(DC.)Danser的带叶茎枝。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

本品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等症

本品药性平和,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故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3.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

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处方用名】桑寄生寄生杜寄生北寄生(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桑寄生苦甘而平,入肝肾经,功能祛风除湿,兼能补益肝肾,故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软之症为主;而且补肝肾作用亦甚显著,是以肝肾不足而非因风湿者亦为常用要药,药性平和,效佳弊少,诚为佳品。此外,本品又能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要药。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症

【文献摘录】《本经逢原》:「性专祛风除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接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本求真》:「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引用:《中药学》桑寄生

下载:《中药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学》桑寄生

《中药学》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枝茎。(桑寄生、柿寄生也供药用)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安胎。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腰痛关节不利筋骨酸痛等症。

本品既能袪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湿腰痛、筋骨酸痛属于肝肾不足者,常与独活、膝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妇人怀孕胎漏、胎动不安等症。

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妇人胎漏、胎动不安,常与续断、阿胶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处方用名】桑寄生(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寿胎丸《衷中参西录》: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主治滑胎。

【文献摘录】《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

《别录》:「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

《药性本草》:「主怀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引用:《中药学》桑寄生

下载:《中药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医学入门》桑寄生

《医学入门》

桑寄生平苦苦味,主腰背强祛风废,痈肿金疮皆可疗,下乳止崩安胎坠。

近海地暖,不蚕桑木气浓,枝叶上自然生出,非因鸟食子落而生也。无毒。主背腰腿脚遍身骨节疼痛,祛风痹顽麻废疾,痈肿金疮皆疗。又治妇人崩中不止,胎前漏血,产后乳难,小儿背强,实明目轻身通神。

深黄色并实中有汁稠粘者真。忌火忌。误服他木寄生杀人。

以上清热润燥药。

引用:《医学入门》桑寄生

下载:《医学入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s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桑寄生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