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药子

白药子
目录
《本草纲目》白药子
《本草易读》白药子
《本经逢原》白药子
《得配本草》白药子
点击打开目录
《滇南本草》白药子
《中药炮制》白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
《中药大辞典》白药子
《中药大辞典》白药子
《中华本草》白药子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纲目》白药子

《本草纲目》

「释名」白药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送下。

2、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3、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4、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5、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置患处。药干即换。

引用:《本草纲目》白药子

下载:《本草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易读》白药子

《本草易读》

辛,温,无毒。散血降火生肌解毒消肿痈而解喉痹,除咳嗽而疗损伤。

出原州,夔、施、合州、江西、岭南亦有之。三月生叶,四月抽赤茎如壶蔓,六月开白,八月结,九月叶落枝折。根皮赤色,名白药子。

引用:《本草易读》白药子

下载:《本草易读》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经逢原》白药子

《本经逢原》

叶名剪草

辛凉,无毒。

明 白药子辛凉解毒。故能治金疮出血太多发热。用以凉血清热则痛自止,肌自生。

又主喉中热塞不通,时常痛肿,煎细呷。治诸骨鲠,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便出。解野、生巴豆药毒;又治脾肺热病。

引用:《本经逢原》白药子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得配本草》白药子

《得配本草》

辛,凉。散血降火,消痰治渴。解毒,吐天行热病。 炭,糯米饮送,治吐血不止。加朴硝,吹喉中热塞。

引用:《得配本草》白药子

下载:《得配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滇南本草》白药子

《滇南本草》

白药子图片,味微苦,性平。入脾、肺、肾三经。主治补中益气敛肺气,兴阳道,治阳痿,止虚劳咳嗽,伤风日久咳嗽,良效。并治妇人白带

白药子(三钱) 艾叶(二钱) 香附(一钱) 伏龙肝(二钱) 棉花子(三钱) 芡实(一钱 醋炒) 白果(五个) 煎服。

──务本卷三

引用:《滇南本草》白药子

下载:《滇南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炮制》白药子

《中药炮制》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头花千金藤的干燥根。

『常用名』白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子内,防潮,防蛀。

引用:《中药炮制》白药子

下载:《中药炮制》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b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白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