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
《本草纲目》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
「气味」苦、湿、无毒。
「主治」
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一钱,最后连服到一斤以上。
4、突发咳嗽。白垩、白矾一两,共研为末,加姜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临卧时,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5、风赤烂眼。白垩一两,铜青一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半钱,用开水泡容后洗眼。
6、小儿热丹。白垩一分,寒水石半两,共研为末,用新水调匀涂敷。
引用:《本草纲目》白垩
《本草从新》白垩

引用:《本草从新》白垩
《本草撮要》白垩
《本草经集注》白垩

味苦、辛,温,无毒。主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痢。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一名白善。生邯郸山谷,采无时。
此即今画用者,甚多而贱,世方亦希,《仙经》不须也。(《新修》七五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二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白垩
《雷公炮炙论》白垩

引用:《雷公炮炙论》白垩
《名医别录》白垩
《神农本草经》白垩

引用:《神农本草经》白垩
《吴普本草》白垩
《新修本草》白垩

味苦、辛,温,无毒。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痢。
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一名白善。生邯郸山谷,采无时。
此即今画用者,甚多而贱,俗方亦希,《仙经》不须也。
〔谨案〕胡居士言,始兴小桂县晋阳乡有白善。
引用:《新修本草》白垩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白垩

《证类本草》白垩

(乌恪切)
(白垩(乌恪切)_图片)
味苦、辛,温,无毒。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阴肿痛,漏下,无子,泄痢。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一名白善。生邯郸山谷。采无时。
陶隐居云∶此即今画用者,甚多而贱,俗方亦稀,《仙经》不须。臣禹锡等谨按唐本云∶胡居士言,始兴小桂县晋阳乡有白善。药性论云∶白垩,使,味甘,平。主女子血结,月候不通,能涩肠止痢,温暖。萧炳云∶不入汤。日华子云∶白善,味甘。治泻痢,痔 ,泄精,女子子宫冷,男子水脏冷,鼻洪,吐血。本名白垩,入药烧用。
图经文具代赭条下。
唐本余注云∶此即今画工用者,甚易得,方中稀用之,近代以白瓷为之。雷公云∶凡使,勿用色青并底白者,先单捣令细,三度筛过了,又入钵中研之。然后将盐汤飞过,浪干。每修事白垩二两,用白盐一分,投于斗水中,用铜器物内,沸十余沸了,然后用此沸了水飞过白垩,免结涩人肠也。
衍义文具代赭条下。
引用:《证类本草》白垩
《千金翼方》白垩
《医学入门》白垩

即画工所用白土也。味苦、辛,温,无毒。主女子寒热 瘕,子宫冷,月闭阴肿,漏下无子,涩肠止痢及痔 泄精,水脏冷,鼻洪吐血。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火 研,盐汤飞过,浪干,免涩结人肠。
引用:《医学入门》白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