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廪米
《本草衍义》陈廪米

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令人自利,与经所说稍戾,煎煮亦无膏腻。入药者,今人多用新粟米。至如舂杵头细糠,又复不言新陈粳粟,然皆不及新稻粟二糟,陈则气味已腐败。
引用:《本草衍义》陈廪米
《名医别录》陈廪米
《新修本草》陈廪米
《药性切用》陈廪米
《证类本草》陈廪米

味咸、酸,温,无毒。主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
陶隐居云∶此今久入仓陈赤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醋,胜于新粳米也。臣禹锡等谨按陈士良云∶陈仓米,平胃口,止泄泻,暖脾,去惫气,宜作汤食。日华子云∶陈仓米,补五脏,陈藏器云∶和马肉食之,发痼疾。凡热食即热,冷食即冷,假以火气也,体自温平。吴人以粟为良,汉地以粳为善,亦犹吴 郑缟,盖贵远贱近之义焉。确论其功,粟居前也。食疗∶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道。又,毒肿恶疮,久陈者,蒸作饭,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于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食医心镜∶除烦热,下气,调胃,止泄痢,作饭食之。
衍义曰 陈廪米,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令人自利,与《经》所说稍戾。煎煮亦无膏腻。入药者,今人多用新粟米。至如舂杵头细糠,又复不言新、陈、粳、粟,然皆不及新稻、粟,二糠陈,则是气味已腐败。
引用:《证类本草》陈廪米
《千金翼方》陈廪米

米
- 米
- 稗米
- 草米
- 陈米
- 稻米
- 菰米
- 槐米
- 黄米
- 稷米
- 粳米
- 粱米
- 米醋
- 米谷
- 米酒
- 米露
- 米麦
- 米仁
- 米汤
- 孽米
- 蘖米
- 糯米
- 秫米
- 黍米
- 粟米
- 小米
- 玉米
- 御米
- 诸米
- HT米
- 白梁米
- 白粱米
- 白米饮
- 稗子米
- 仓米汤
- 陈仓米
- 丹黍米
- 河西米
- 黄梁米
- 黄粱米
- 江米藕
- 江米粥
- 粳粟米
- 米谷部
- 米皮糠
- 糯米糕
- 糯米糊
- 糯米藕
- 糯米粥
- 糯小米
- 芡实米
- 荞麦米
- 青梁米
- 青粱米
- 生米仁
- 石米茶
- 粟米泔
- 粟米粥
- 碎米荞
- 香附米
- 小麦米
- 小米粥
- 苡米粥
- 薏苡米
- 莺粟米
- 玉米须
- 御米壳
- 御米汤
- 杂谷米
- 白粳米饭
- 白米饭草
- 冰糖苡米
- 参枣米饭
- 大麦米粥
- 粱米淡粥
- 糯米粉粉
- 小黄米酒
- 玉米须龟
- 玉米须饮
- 半夏秫米汤
- 赤豆粳米粥
- 川贝江米梨
- 附子仓米汤
- 附子梗米汤
- 附子粳米汤
- 河西米汤粥
- 荷叶米粉肉
- 荷叶糯米粥
- 米酒煮鲤鱼
- 糯米阿胶粥
- 三色糯米饭
- 桑耳糯米粥
- 石膏粳米汤
- 四物粱米汤
- 小米焦巴散
- 苡米桂花粥
- 苡米莲子粥
- 苡米杏仁粥
- 左金加陈米汤
- 黄芪米醋脆皮鲤
-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