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核
《本草纲目》蕤核

「释名」白。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多种眼疾(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用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一起研匀,加生蜜六钱,收存点眼。此方名“零星雪膏”。又方:用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先以的在味煎取浓汁,次下蕤仁作成膏,每日点眼。眼方名“百点膏”。
2、目翳。用蕤仁(去油)五分、盐一分、猪胰子五钱,共捣如泥,收存点眼,能取下翳膜。又方:用蕤仁(去油)一两,加白蓬砂一钱、麝香二分,研匀收存,去翳甚效。这两个方子,都称为“拔云膏”。
引用:《本草纲目》蕤核
《本草经集注》蕤核
《本草蒙筌》蕤核

引用:《本草蒙筌》蕤核
《本草求真》蕤核

(灌木)散肝风热
蕤核(专入肝。)眼科药也。凡眼多因风热乘肝。以致血虚而目不得明。故病必见上下眼胞风肿弦烂。左右 热障 。(仁斋曰。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为风眼。乌轮突起。胞硬红肿。眵泪湿浆。里热刺痛。是为热眼。眼浑而泪。胞肿而软。上壅。酸涩微赤。是为气眼。风与热并。则痒而浮赤。风与气搏。则痒涩皆沉。血热交聚。故生淫肤粟肉红缕偷针之类。气血不至。故有眇视胞垂雀眼盲障之形。淡紫而隐红者为虚热。鲜红而妒赤者为实热。两 呈露生 肉者。此心热血旺。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滞则瞳人内涌。白睛带赤。冷症则瞳仁青绿。白睛枯槁。眼热经久。复为风热所乘。则赤烂。眼中不赤。但为痰饮则作疼。肝气不顺而挟热。所以羞明。热气蓄聚而伤饱。所以胞合。白睛带赤或红筋者。其热在肺。上胞下胞或目唇间如疮点者。其热属脾。翳起肺家受热。翳如碎米状者易散。翳如梅花者难消。)得此温能散风。(气不甚温。)寒能胜热。甘能补血。俾火退泪止。而目疾瘳矣。赤筋在翳膜外者。得此则宜。(拨云膏取下翳膜。蕤仁去油五分。青盐一分。猪 子五钱。共捣二千下如泥。 收点之。又方。蕤仁二两。去油。入白蓬砂一钱。麝香二分。研匀收。去翳妙不可言。)汤浸。去皮尖。劈作两片。芒硝木通通草同煎一伏时。取出研膏入药。
引用:《本草求真》蕤核
《本草图经》蕤核

蕤核图片,生函谷川谷及巴西,今河东亦有之。其木高五、七尺,茎间有刺;叶细似枸杞而尖长;花白,子红紫色,附枝茎而生,类五味子,六月成熟。五月、六月采实;去核壳,阴干。
古今方惟用治眼。刘禹锡《传信方》所着法最奇,云∶眼风泪痒,或生翳,或赤 ,一切皆主之。宣州黄连捣筛末;蕤核仁去皮,碾为膏;缘此性稍湿,末不得故耳,与黄连等分和合;取无 病干枣三枚,割头少许留之,去却核,以二物满填于中,却取所割下枣头依前合定,以少绵裹之,惟薄绵为佳,以大茶碗量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鸡子以来,以绵滤,待冷,点眼万万不失。前后试验数十人皆应。今医家亦多用得效,故附也。
引用:《本草图经》蕤核
《名医别录》蕤核
《神农本草经》蕤核

味甘温。
主心腹邪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久服轻身益气,不饥。生川谷。
《吴普》曰:蕤核,一名,神农雷公甘平无毒,生池泽,八月采,补中,强志,明目,久服不饥。(《御览》)
《名医》曰:生函谷,及巴西。
案《说文》云:桵,白桵,棫。《尔雅》云:棫,白桵.郭璞云:桵,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珰,紫赤可啖。一切经音义云:本草作蕤,今桵核是也。
引用:《神农本草经》蕤核
《吴普本草》蕤核
《新修本草》蕤核

味甘,温、微寒,无毒。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痛赤伤泪出。疗目肿 烂, 鼻,破心益气不饥。生函谷川谷及巴西。月采实。
今从北方来,云出彭城间,形如乌豆大,圆而扁,有文理,状似胡桃桃核,今人皆合壳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仁秤之。医方唯以疗眼,《仙经》以合守中丸也。
〔谨案〕采字如此作也
引用:《新修本草》蕤核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蕤核

味甘,温、微寒,无毒。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目肿 烂、 鼻,破心下结痰痞气,久服轻身益气。《药性论》云∶蕤仁,使。能治鼻衄。古方∶惟治眼。《传信方》∶治眼风泪痒,或生翳或赤 ,一切皆主之。生∶函谷川谷,今河东亦有之。
《证类本草》蕤核

(蕤核_图片)
味甘,温、微寒,无毒。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目肿 烂, 鼻,心下结痰痞气。久服轻身益气,不饥。生函谷川谷及巴西。
陶隐居云∶今从北方来,云出彭城间。形如乌豆大,圆而扁,有纹理,状似胡桃桃核。
今人皆合壳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仁秤之。医方唯以疗眼。《仙经》以合守中丸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树生,叶细似枸杞而狭长。花白,子附茎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茎多细刺。六月熟。今出雍州。五月、六月采,晒干。药性论云∶蕤仁,使。一名曰堪。能治鼻衄。
图经曰∶蕤核,生函谷川谷及巴西,今河东亦有之。其木高五、七尺,茎间有刺。叶细似枸杞而尖长,花白,子红紫色,附枝茎而生,类五味子。六月成熟,五月、六月采实,去核壳阴干。古今方唯用治眼。刘禹锡《传信方》所着法最奇。云∶眼风泪痒,或生翳,或赤,一切皆主之。宣州黄连捣筛末,蕤核仁去皮碾为膏,缘此性稍湿,末不得故耳。与黄连等分和合,取无 病干枣三枚,割头少许留之去却核,以二物满填于中,却取所割下枣头,根据前合定,以少绵裹之,唯薄绵为佳。以大茶碗量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鸡子以来,以绵滤,待冷点眼,万万不失。前后试验数十人皆应,今医家亦多用得效,故附也。
雷公云∶凡使,先汤浸去皮、尖,擘作两片。用芒硝、木通草二味,和蕤仁同水煮一伏时后沥出,去诸般药取蕤仁,研成膏,任加减入药中使。每修事四两,用芒硝一两,木通草七两。陈藏器蕤子,生熟足睡不眠。
引用:《证类本草》蕤核
《千金翼方》蕤核
《冯氏锦囊秘录》蕤核

得土气以生,味甘,温,微寒,无毒,入足厥阴经。厥阴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热乘肝,则肝血虚而目为之病。此药温能散风,寒能除热,甘能补血,肝气和则目疾瘳也。用汤浸去皮,尖劈作两片,用芒硝木通通草同煎,一伏时取出研膏入。
蕤核,专治眼科,消上下泡,风肿烂弦,除左右 热障 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退翳膜之赤筋,及赤肿 烂,并主心腹邪结气,及结痰痞气。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蕤核
《医学入门》蕤核

仁味甘,微寒。无毒。主心腹邪结气及心下结痰痞气。益气明目,治目肿 烂风痒、赤痛泪出、鼻鼻衄。凡使,去壳取仁,汤泡去皮尖。每四两用芒硝一两,木通七两,同煮一伏时,取仁研膏,任加减入药,极治风热。如风虚者,去皮尖,后用纸压去油净,以花椒煎浓汁调成膏,涂瓷碗底上,用蕲艾烧烟熏七次,然后取碗于火上, 之若油起,即以竹纸拭去,直待油尽色黑,即取碗覆地上,以去火毒,随宜入片脑等,点眼甚效,治眼风或生翳,或 赤,一切眼疾并主之。蕤仁研膏,入黄连末等分和匀,取干枣三枚,割头少许,去核,以前末填满,以枣头合定,用薄绵裹之,以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鸡子壳以来,以绵滤过,待冷点眼,神效神效!。
引用:《医学入门》蕤核

蕤核
核
- 核
- 核桃
- 橘核
- 李核
- 梅核
- 木核
- 桃核
- 杏核
- 郁核
- 橄核莲
- 核桃膏
- 核桃粥
- 化核膏
- 橘核仁
- 橘核散
- 橘核丸
- 李核仁
- 荔枝核
- 蒲核茶
- 鼠核痛
- 桃核仁
- 杏核仁
- 学木核
- 核桃仁粥
- 核桃枸杞粥
- 核桃仁鸡丁
- 核桃仁鸡卷
- 山楂核桃饮
- 痰核围药方
- 桃核承气汤
- 治瘰痰核方
- 核桃仁炒韭菜
- 黄酒核桃泥汤
- 三岁陈核中人
- 炸核桃仁猪腰
- 治头项瘰痰核马刀失荣等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