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菪子
《本草崇原》莨菪子

气味苦寒,有毒。主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久服轻身,使人健行,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见鬼,多食令人狂走。(莨,莨浪。菪,音荡。)
莨菪子一名天仙子。《别录》曰∶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今所在皆有之。叶似菘蓝,茎叶皆有细白毛,四月开花紫色,或白色,五月结实有壳,作罂子,状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细,青白色,如粟米粒。)
莨菪子气味苦寒,生于海滨,得太阳寒水之气,故治齿痛。太阳上禀寒气,下有标阳,阳能散阴,故能出虫。太阳阳热之气,能温肌腠。又,太阳主筋所生病,故治肉痹拘急。肉痹,肌痹也。拘急,筋不柔和也。久服轻身,使人健行,走及奔马者,太阳本寒标热,少阴本热标寒,太阳合少阴而助 脉也。盖阳 者,足太阳之别,起于跟中,出于外踝。阴 者,足循于内踝。莨菪子禀太阳少阴标本之精,而助 脉,故轻身健走若是也。禀阴精之气,故强志益力。禀阳热之化,故通神见鬼。下品之药,不宜久服,故又曰∶多食令人狂走,戒之也。
引用:《本草崇原》莨菪子
《本草经集注》莨菪子

味苦、甘,寒,有毒。主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治癫狂风痫,颠倒拘挛。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一名行唐。
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
今处处亦有。子形颇似五味核而极小。惟入治癫狂方用,寻此乃不可多食过剂尔。久服自?
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四九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莨菪子
《本草蒙筌》莨菪子

《本草图经》莨菪子

莨菪子图片,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今处处有之。苗茎高二、三尺许,叶似地黄、王不留行、红蓝等而三指阔;四月开花,紫色;苗、荚、茎有白毛;五月结实,有壳作罂子,状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细,青白色,如米粒,一名天仙子。五月采子,阴干。谨按《本经》云∶莨菪性寒,后人多云大热,而《史记》淳于意传云∶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意饮以浪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且不乳岂热药所治。又古方主卒癫狂,亦多单用莨菪,不知果性寒邪?《小品》载治癫狂方云∶取莨菪三升,作末,酒一升,渍数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滓,汤上煎,令可丸,服如小豆三丸,日三。当觉口面急,头中有虫行,额及手足有赤色处,如此并是瘥候。未知再服,取尽,神良。又《箧中方》主肠风,莨菪煎。取莨菪实一升治之,曝干,捣筛,生姜半斤,取汁,二物相合银锅中,更以无灰酒二升,投之,上火煎令如稠饧,即旋投酒,度用酒可及五升以来,即止煎,令可丸,大如梧子。每旦酒饮通下三丸,增至五、七丸止。若丸时粘手,则菟丝粉衬隔煎熬,切戒火紧,则药易焦而失力矣。初服微热,勿怪。疾甚者,服过三日,当下利,疾去,利亦止,绝有效。
引用:《本草图经》莨菪子
《本草易读》莨菪子
《雷公炮炙论》莨菪子

雷公云∶凡使,勿令使苍冥子,其形相似,只是服无效,时人多用杂之。其苍冥子色微赤。
若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牛乳汁黑,即是莨菪子,大毒,晒干,别捣,重筛用。
勿误服,冲人心,大烦闷,眼生暹火。
引用:《雷公炮炙论》莨菪子
《名医别录》莨菪子
《新修本草》莨菪子

味苦、甘,寒,有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疗癫狂风痫,颠倒拘挛。
多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一名行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
今处处亦有。子形颇似五味核而极小。惟入疗癫狂方用,寻此乃不可多食过剂耳。久服自无嫌,通神健行,足为大益,而《仙经》不见用之,今方家多作莨 也。
引用:《新修本草》莨菪子
《证类本草》莨菪子

(莨(音浪)菪(音荡)子_图片)
味苦、甘,寒,有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疗癫狂风痫,颠倒拘挛。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一名行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子形颇似五味核而极小。唯入疗癫狂方用,寻此乃不可多食过剂尔。
久服自无嫌,通神健行,足为大益,而《仙经》不见用。今方家多作野狼 。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莨菪子,主 癖,安心定志,聪明耳目,除邪逐风,变白,性温不寒,取子洗曝干。隔日空腹水下一指捻勿令子破,破即令人发狂。亦用小便浸之令泣,小便尽曝干,根据前服之。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王不留行、菘蓝等。茎、叶有细毛,花白,子壳作罂子形,实扁细,若粟米许,青黄色。所在皆有。六月、七月采子,日干。药性论云∶莨菪亦可单用,味苦、辛,微热,有大毒。生能泻人见鬼,拾针狂乱。热炒止冷痢,主齿痛, 牙孔,子,咬之虫出。锻石清煮一伏时,掬出,去芽曝干。以附子、干姜、陈橘皮、桂心、浓朴为丸。去一切冷气,积年气痢,甚温暖。热发用录豆汁解之,焦炒碾细末,治下部脱肛。日华子云∶温,有毒。甘草、升麻、犀角并能解之。烧熏 牙及洗阴汗。
图经曰∶莨菪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今处处有之。苗茎高二、三尺。叶似地黄、王不留行、红蓝等,而三指阔。四月开花,紫色。苗、荚、茎有白毛。五月结实,有壳作罂子状,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细,青白色,如米粒。一名天仙子。五月采子,阴干。谨按《本经》云∶莨菪性寒,后人多云大热。而《史记·淳于意传》云∶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意饮以浪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且不乳岂热药所治?又古方主卒癫狂亦多单用莨菪,不知果性寒邪?《短剧》载治癫狂方云∶取莨菪三升作末,酒一升渍数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滓,汤上煎令可丸服,如小豆三丸,日三。当觉口面急,头中有虫行,额及手足有赤色处,如此并是瘥候。未知再服,取尽神良。又《箧中方》∶主肠风。莨菪煎∶取莨菪实一升,治之。曝干捣筛,生姜半斤取汁,二物相合,银锅中更以无灰酒二升投之,上火煎令如稠饧,即旋投酒,度用酒可及五升以来,即止煎。令可丸大如梧子。每旦酒饮通下三丸,增至五、七丸止。若丸时粘手,则菟丝粉衬隔。煎熬切戒火紧,则药易焦而失力矣。初服微热,勿怪。疾甚者,服过三日,当下利。疾去,利亦止。绝有效。
雷公云∶凡使,勿令使苍冥子。其形相似,只是服无效,时人多用杂之。其苍冥子,色微赤若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牛乳汁黑,即是莨菪子,大毒。晒干别捣重筛用。勿误服,冲人心大烦闷,眼生暹火。别说云谨按莨菪之功,未见如所说,而其毒有甚煮一、二日而芽方生,用者宜审之。
《千金翼方》莨菪子

味苦甘,寒,有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疗癫狂风痫,颠倒拘挛。
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一名行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
引用:《千金翼方》莨菪子
《冯氏锦囊秘录》莨菪子
《医学入门》莨菪子

引用:《医学入门》莨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