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蒲黄
目录
《本草备要》蒲黄
《本草便读》蒲黄
《本草乘雅半偈》蒲黄
《本草崇原》蒲黄
点击打开目录
《本草从新》蒲黄
《本草撮要》蒲黄
《本草分经》蒲黄
《本草分经》蒲黄
《本草害利》蒲黄
《本草经集注》蒲黄
《本草蒙筌》蒲黄
《本草求真》蒲黄
《本草图经》蒲黄
《本草新编》蒲黄
《本草衍义》蒲黄
《本草易读》蒲黄
《本草择要纲目》蒲黄
《本经逢原》蒲黄
《得配本草》蒲黄
《雷公炮炙论》蒲黄
《雷公炮制药性解》蒲黄
《名医别录》蒲黄
《神农本草经》蒲黄
《中药炮制》蒲黄
《汤液本草》蒲黄
《新修本草》蒲黄
《药鉴》蒲黄
《药笼小品》蒲黄
《药性切用》蒲黄
《玉楸药解》蒲黄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蒲黄
《证类本草》蒲黄
《中药学》蒲黄
《千金翼方》蒲黄
《冯氏锦囊秘录》蒲黄
《医学衷中参西录》蒲黄
《饮膳正要》蒲黄
《顾松园医镜》蒲黄
《医学入门》蒲黄
《中国药典》蒲黄
《中药大辞典》蒲黄
《中华本草》蒲黄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备要》蒲黄

《本草备要》

生滑行血,炒涩止血

甘平。厥阴(心包、肝)血分药。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同五灵脂,治心腹血气痛,名失笑散)。

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胀满口,御医用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时珍曰∶观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知矣。盖舌为心,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是阴阳相济也)。

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

香蒲中蕊屑,汤成入药。

引用:《本草备要》蒲黄

下载:《本草备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便读》蒲黄

《本草便读》

蒲黄图片

破血凉瘀.生用可行熟可止.味甘性冷.损伤能散肿能消.入心肝以达脾.通经脉而治痛.(蒲黄即蒲花之心也.色黄气香.入心肝脾三经血分.其性甘凉.故能凉血散血.取凡花皆散之意.凡一切血分瘀滞之病.皆可用之.但轻香走散之品.似乎上焦病为尤宜.炒黑则能止血.以红见黑则止.水胜火也.)

引用:《本草便读》蒲黄

下载:《本草便读》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乘雅半偈》蒲黄

《本草乘雅半偈》

(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益气力,轻身延年神仙。

】曰∶香蒲,蒲黄苗也。处处有之,秦州者良。丛生水际,似莞而褊,有脊而柔,春生嫩叶,出水时,红白茸茸然。取中心入地白 ,生啖甘脆。瀹以作 ,一宿可食。亦可炸可蒸及晒干磨。周礼谓之蒲俎。诗云∶其蔌伊芳何?惟及蒲是矣。至夏后,则茎抽叶中,花抱茎端,如武士捧杵,谓之蒲槌,即蒲萼也。黄即花上粉屑,一名蒲灰。开时便取,搜作,食之大美。七八月摘叶,柔滑而温,可以为席,故礼男执蒲璧,言有安人之道也。

凡使勿用松黄,及黄蒿,二件全似蒲黄,只是味 及吐人。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黄色,蒸半日,却再焙干。

【 】曰∶蒲,水。黄其夏火之华英也。凡草木绽萼吐英,与夫荣实蒂落,莫不具春升夏出,秋降冬藏之;至黄布花心,此又夏出吐英之荣极时也。第蒲黄四布花上,若黄经久不变。是知蒲性精专在黄,而以巨阳为用,寒水为体,合入太阳,诚太阳气分、血分药也。故太阳是动,则病寒热,小便不利。其所生,则病衄血、血瘀,咸可疗之。客曰∶水草红白,夏华抱茎,具心肾义。亦可入心之肾,入臂之心药矣。颐曰∶手足太阳少阴,为腑脏表里上下中见。入手太阳,兼中脏之手少阴。入足太阳,兼中脏之足少阴。所谓标之上,气之化;气之下,中之见也。此蒲黄互腑脏表里上下之中见,是以心肾咸关,与水火既济,心肾交互者不同例。客曰∶既入心肾,亦可交互。颐曰∶交互,便非开阖,合象中枢。蒲黄四布花上,唯标臣阳之开方显在中之见。此以府经之气,涉藏经之化,非府经之形,合藏经之(百花有黄,花谢黄灭,以非专精于黄也。蒲黄黄金不变,固属专精。亦具夏火,长夏土,秋金三义。

巨阳,太阳也。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太阳所谓标,寒气所谓本,少阴所谓中也。本自水中草,标着在夏火吐英荣极时,故专走太阳,兼乎中见。)

引用:《本草乘雅半偈》蒲黄

下载:《本草乘雅半偈》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崇原》蒲黄

《本草崇原》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蒲,香蒲水草也,蒲黄乃香蒲花中之蕊屑,细若金粉,今药肆或以松花伪充,宜辨之。

始出河东池泽,今处处有之,以秦州者为胜。春初生嫩叶,出水红白色,茸茸然。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之蒲槌。)

香蒲生于水中,色黄味甘,禀水土之专精,而调和其气血。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者,禀土气之专精,通调水道,则心腹、膀胱之寒热俱从小便出,而气机调和矣。止血,消瘀血者,禀水气之专精,生其肝木,则止新血,消瘀血,而血脉调和矣。久服则水气充足,土气有余,故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引用:《本草崇原》蒲黄

下载:《本草崇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从新》蒲黄

《本草从新》

生、滑行血、炒、涩止血.

甘平.厥阴血分药.(心包、肝.)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之热.(同五灵、名失笑散、治心腹血气痛.)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胀满口、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时珍曰∶观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

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无瘀者勿服.香蒲花中蕊屑.汤成入药.(舌重生疮、蒲黄末敷舌上、瘥、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效.)

引用:《本草从新》蒲黄

下载:《本草从新》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撮要》蒲黄

《本草撮要》

味甘.入足厥阴经.功专治血症.生破血.熟止血.得五灵脂治心腹诸痛.得青黛重舌胀满.以干姜同蒲黄为末.搽舌胀尤效.

引用:《本草撮要》蒲黄

下载:《本草撮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分经》蒲黄

《本草分经》

甘平,入心包肝经血分,生用性滑,行血消瘀,祛心腹膀胱之热,疗疮,肿炒黑性涩止血。

引用:《本草分经》蒲黄

下载:《本草分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分经》蒲黄

《本草分经》

见心包和。

引用:《本草分经》蒲黄

下载:《本草分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害利》蒲黄

《本草害利》

〔害〕性滑动血,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瘀因寒滞者忌投,多食令人自利,极能虚人。

〔利〕甘平,生用行血,炒黑止血,入东方血,兼入州都,故又能利小便。

〔修治〕凡使勿用黄并黄蒿。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再焙干用之妙。

此即香蒲花中蕊屑,汤成入药。生,滑破血,炒,涩止血。

引用:《本草害利》蒲黄

下载:《本草害利》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经集注》蒲黄

《本草经集注》

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河东池泽。四月采。

此即蒲厘花上黄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治血,《仙经》亦用此。(《大观》卷七,《政和》一八○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蒲黄

下载:《本草经集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蒙筌》蒲黄

《本草蒙筌》

味甘,气平。无毒。种盛泰州(属南直隶,)满池泽。经秋尽瘁,逢春复生。初萌孽红白茸茸,为蒲 ,曾《周礼》。渐成柄甘脆可啖,号蒲笋亦着志书。春深叶成丛,夏半抽梗中起。花抱梗梢名蒲厘,类武林棒槌;屑缀花中即蒲黄,似画者金粉。市廛收为卖儿。)医家采入药煎。筛净曝干,血病必用。补血止血须炒,破血消肿宜生。止血热妄行,吐衄唾咯立效;消瘀血凝积,症瘕崩带殊功。调女人月候不匀,去产妇儿枕作痛。疗跌扑折损,理风肿痈疮。久服如常,其功旋奏。轻身兼益气力,延年可作神仙。但不益极虚之人,若多食未免自利。筛后赤滓,(筛去细黄,其粗赤滓在筛上者。)蒲萼当知。(赤滓名也。)止泻涩肠,亦宜炒使。苗采作荐,乃名香蒲。除臭烂口中,驱邪气心下耳明目,耐老坚牙。

引用:《本草蒙筌》蒲黄

下载:《本草蒙筌》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求真》蒲黄

《本草求真》

(水草)生用宣瘀通滞炒用止血

蒲黄(专入肝)。味甘气平。功用无他。但以生用熟用炒黑。分其治法耳。以生而论。则凡瘀血停滞。肿毒积块。跌仆伤损。风肿痈疮。溺闭不解。服之立能宣泄解除。(时珍曰。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渗。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肿满口。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观此。则蒲黄之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失笑散用此同五灵脂。治血气滞痛。)以熟焦黑。则凡吐血肠风尿血痢。服之立能止血。然此止属外因。可建奇功。若内伤不足之吐衄。则非此所能治者矣!

引用:《本草求真》蒲黄

下载:《本草求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图经》蒲黄

《本草图经》

蒲黄图片,生河东池泽。香蒲,蒲黄苗也。生南海池泽,今处处有之,而泰州者为良。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周礼》以为菹,谓其始生。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白色,生啖之,甘脆。以苦酒浸,如食笋,大美。亦可以为 ,今人罕复有食者。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蒲槌,亦谓之蒲厘。花黄,即花中蕊屑也。细若金粉,当其欲开时,有便取之。市廛间亦采,以蜜搜作果实货卖,甚益小儿。医家又取其粉下筛后,有赤滓,谓之蒲萼。入药以涩肠已泄,殊胜。

引用:《本草图经》蒲黄

下载:《本草图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新编》蒲黄

《本草新编》

蒲黄,味甘,气平,无毒。入肺经。能止衄血妄行,咯血、吐血亦可用,消瘀血,止崩漏白带,调妇人血候不齐,去儿枕痛,疗跌扑折伤,亦佐使之药,能治实,而不可治虚。虚人用之,必有泄泻之病,不可不慎也。《本草》谓其益气力,延年作仙,此断无之事,不可尽信。

或问蒲黄非急需之药,而吾子取之以备用,不知何用也?夫蒲黄治诸血症最效,而治血症中尤效者,咯血也。咯血者,肾火上冲,而肺金又燥。治肾以止咯血,而不兼治肺,则咯血不能止。蒲黄润肺经之燥,加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则一服可以奏功,非若他药如麦冬五味,虽亦止咯,而功不能如是之捷。此所以备之,而不敢删耳。

引用:《本草新编》蒲黄

下载:《本草新编》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衍义》蒲黄

《本草衍义》

蒲黄处处有,即蒲槌中黄粉也。今京师谓槌为蒲棒。初得黄,细罗,取萼别贮,以备他用。将蒲黄水调为,擘为块,人多食之,以解心脏虚热。小儿尤嗜。涉月则燥,色味皆淡,须蜜水和。然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

引用:《本草衍义》蒲黄

下载:《本草衍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易读》蒲黄

《本草易读》

甘,平,无毒。手足厥阴药也。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而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诸邪,疗打扑损伤疮疖诸肿。炒黑性涩,止一切吐衄崩带,便血痢血。煎止泄精。

处处有之,以泰州者为良。初生嫩叶出水时红白色。至夏抽茎于丛叶中,花抱茎端如槌,俗名蒲棒是也,蒲棒即花中蕊屑也。

心腹血气痛,同灵脂末服。(验方第一。)

舌胀满口,为末掺之。又同干姜末掺之。(第二。)

重舌生疮,以末敷之。(第三。)

衄血,同黛新水下。(第四。)

吐血唾血,二两,每凉水下三钱。(第五。)

吐血不已,为末,生地汤下。(第六。)

小便血。同上。(第七。)

金疮出血,常服之。(第八。)

胎动欲产,井华水下。脉散者,急加参。(第九。)

胞衣不下。同上。(第十。)

产后血瘀,水煎三两。(十一。)

儿枕血瘕米汤下。(十二。)

产后烦闷东流水下。(十三。)

坠伤扑损内瘀,下。(十四。)

阴处湿痒,为末敷之,四度良。(十五。)

耳出脓,掺之。(十六。)

耳中出血,炒黑掺之。(十七。)

口耳大血,急以帛缚两乳,同阿胶、生地煎服。(十八。)

引用:《本草易读》蒲黄

下载:《本草易读》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草择要纲目》蒲黄

《本草择要纲目》

(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 及吐人.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再焙干用方妙.破血消肿者生用之.补血止血者炒用之.)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治痢血鼻衄血尿血泻血.利水道通经络.止女子崩中.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妇下血坠胎.血运血症.儿枕气痛.颠扑血闷.排脓疮疖游风肿毒.下乳汁.止泄精.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蒲黄乃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诸痛.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蒲黄

下载:《本草择要纲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本经逢原》蒲黄

《本经逢原》

甘微寒,无毒。筋能行血,罗去粗筋,取粉用。

《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发明 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良由血结其处,营卫不和故也。又言止血,消瘀者,以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名失笑散,治一切心腹疼痛。能破瘀积,消痈肿,去产妇儿枕痛。然胃气虚者,入口必吐,下咽则利,以五灵脂性味浊恶也。宋度宗一夜忽舌胀满口,用蒲黄、干姜末干掺而愈,以蒲黄之凉血活血,干姜之引火外散,深得逆从兼济之妙用。然舌根胀痛,亦有属阴虚火旺者,误用前法,转伤津液,每致燥涩愈甚,不可不审。

引用:《本经逢原》蒲黄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得配本草》蒲黄

《得配本草》

甘,平。入手足厥阴经血分。凉血活血。专治一切血病,心腹诸痛,兼除癃秘遗精,止儿枕痛,敷舌肿满。得五灵脂,治少腹诸病。配阿胶、生地汁,治口耳大衄。(急以帛系两乳,止乃已。)

行血,生用。止血,炒黑。勿犯器。

引用:《得配本草》蒲黄

下载:《得配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雷公炮炙论》蒲黄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及吐人。

凡欲使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焙令干用之妙。

引用:《雷公炮炙论》蒲黄

下载:《雷公炮炙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雷公炮制药性解》蒲黄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生用则性滑,主行血,通经坠胎,消瘀排脓,利小便,祛心腹膀胱热。炒用则性涩,主止血,除崩漏滞下,一切吐衄血,痢血尿血,肠风下血,止精泄,定儿枕痛。忌见铁器,宜隔纸焙黄蒸之,再焙用。

按∶蒲黄主血,而肝藏血,故独入焉,仙经用之,亦以多功于血耳。

雷公云∶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异,凡饮使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焙,令干用之妙。

引用:《雷公炮制药性解》蒲黄

下载:《雷公炮制药性解》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名医别录》蒲黄

《名医别录》

无毒.生河东.四月采.

《本经》原文∶蒲黄,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

引用:《名医别录》蒲黄

下载:《名医别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神农本草经》蒲黄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

主心腹旁光寒热,利小便,止血,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池泽。

《名医》曰:生河东,四月采。

篇云:蒚,谓今蒲头,有台,台上有重台,中出黄,即蒲黄;陶宏景云:此即蒲厘花上黄粉也,仙经亦用此,考《尔雅》苻离,其上蒚,苻离与蒲厘声相近,疑即此。

引用:《神农本草经》蒲黄

下载:《神农本草经》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炮制》蒲黄

《中药炮制》

『来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产地』山东、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种及小暑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备用。若取其止血,用文火炒至微黑色。如发现火星,立即洒水拌炒,取出,放地下摊冷。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盖好。

引用:《中药炮制》蒲黄

下载:《中药炮制》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汤液本草》蒲黄

《汤液本草》

气平,味甘。无毒。

《本草》云∶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又云∶治一切吐、衄、唾、溺、崩、泻、扑、症、带下等血,并皆治之。并疮疖,通月候,堕胎,儿枕急痛,风肿鼻洪,下乳,止泄精血利。如破血消肿则生用,补血止血则炒用。

引用:《汤液本草》蒲黄

下载:《汤液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新修本草》蒲黄

《新修本草》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河东池泽,四月采。

此即蒲厘花上黄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疗血,《仙经》亦用此。

引用:《新修本草》蒲黄

下载:《新修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药鉴》蒲黄

《药鉴》

气平,味甘,无毒。疗跌扑抑损,理风肿痈疮。女人月水不匀,非此莫调。产后儿枕,非此莫去。炒则补血而且止,生则破血而兼消。佐黄柏、君故纸,崩漏殊功。同槐花、使条芩,肠风立效。吐衄唾咯者,血热妄行也,用之立验。凝积症瘕者,血瘀乱聚也,投之即去。

引用:《药鉴》蒲黄

下载:《药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药笼小品》蒲黄

《药笼小品》

甘平。厥阴血分药心包、肝。

生用行血消瘀,通经脉,祛膀胱之热。

同五灵脂名失笑散,治心腹血气痛。

炒黑性涩止血,治崩带泄精。

无瘀勿用。

引用:《药笼小品》蒲黄

下载:《药笼小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药性切用》蒲黄

《药性切用》

性味甘平,入厥阴血分;生用则性滑而通经破瘀,炒黑则性涩而止血定崩。无瘀勿服

引用:《药性切用》蒲黄

下载:《药性切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玉楸药解》蒲黄

《玉楸药解》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行瘀止血。

蒲黄亦行瘀血而敛新血,经产、痈疽、癥瘕、跌扑能破,吐衄、崩漏、痔疮痢疾鲜血能止,调经止带安胎下乳、心腹诸证,下衣摧生皆善。

引用:《玉楸药解》蒲黄

下载:《玉楸药解》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蒲黄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药性论》云∶君。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日华子云∶治妇人带下、妊孕人下血坠胎,血晕血症,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生∶破血。炒∶补血。

引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蒲黄

下载:《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证类本草》蒲黄

《证类本草》

(蒲黄_图片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河东池泽,四月采。

陶隐居云∶此即蒲厘(力之切)花上黄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疗血,《仙经》亦用此。

臣禹等谨按药性论云∶蒲黄,君。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日华子云∶蒲黄,治扑血闷,排脓,疮疖,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晕,血症,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此即是蒲上黄花。入药要破血消肿即生使,要补血止血即炒用。蒲黄筛下后有赤滓,名为萼。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

图经曰∶蒲黄,生河东池泽,香蒲,蒲黄苗也。生南海池泽,今处处有之,而泰州者为良。

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周礼》以为菹,谓其始生。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白色,生啖之,甘脆。以苦酒浸,如食笋,大美,亦可以为 ,今人罕复有食者。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捧杵,故俚俗谓蒲捶,亦谓之蒲厘。花黄,即花中蕊屑也。

细若金粉,当其欲开时,有便取之。市廛间亦采。以蜜搜作果食货卖,甚益小儿。医家又取其粉,下筛后有赤滓,谓之蒲萼。入药以涩肠已泄,殊胜。

雷公云∶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 及吐人。凡欲使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焙令干,用之妙。千金方∶治重舌,舌上生疮,涎出。以蒲黄敷之,不过三度瘥。又方∶治丈夫阴下湿痒。蒲黄末敷之,三、四良。肘后方∶治肠痔,每大便常血水。服蒲黄方寸匕,日三服良。葛氏方∶忍小便久致转。以蒲黄裹腰肾,令头致地,三度通。又方∶若血内漏者。蒲黄二两,水服方寸匕,立止。师方∶治产后血不下。蒲黄三两,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孙真人食忌∶主卒吐血,以水服蒲黄一升。简要济众∶治吐血,唾血。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妙。又方∶治小儿吐血不止。蒲黄细研,每服半钱,用生地黄汁调下,量儿大小,加减进之。塞上方治奶痔。蒲黄末,空心温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又方∶治坠伤朴损,瘀血在内,烦闷。蒲黄末,空心热酒调下,三钱匕服。子母秘录治日月未足而欲产者。蒲黄如许大,以井花水服。又方∶治脱肛肠出。蒲黄和猪脂敷上,日三、五度。杨氏产乳∶疗母劳热胎动下血,手足烦躁。蒲黄根绞汁,服一、二升。产宝∶治产后下血,虚羸迨死。蒲黄二两,水二升,煎取八合,顿服。又方∶治产后妒乳并痈肿。蒲黄草熟杵,敷肿上,日二度易之。并煎叶汁饮之亦佳,食之亦得,并瘥。催生蒲黄地龙、陈橘皮等分。地洗去土,于新瓦上焙令微黄,各为末,三处贴之。如经日不产,各抄一钱匕,新汲水调服,立产。此常亲用之,甚妙。

衍义曰∶蒲黄,处处有,即蒲槌中黄粉也。今京师谓槌为蒲棒。初得黄,细罗,取萼别贮,以备他用。将蒲黄水调为膏,擘为块,人多食之,以解心脏虚热。小儿尤嗜。涉月则燥,色味皆淡,须蜜水和。然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

引用:《证类本草》蒲黄

下载:《证类本草》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学》蒲黄

《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相蒲科植物水烛的花粉。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肝、心包经。

【功效】收敛止血活血祛瘀

【临床应用】1.用于呕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等症。

黄药性涩,收敛止血作用较佳,各种出血都可以应用,临床上可以单用,也可配合仙鹤草旱莲草茜草炭、棕榈炭侧柏叶等同用。

2.用于心腹疼痛,产后淤痛,痛经等症。

蒲黄生用又能活血祛瘀,故可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心腹疼痛等症,常配合五灵脂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生蒲黄(晒干用,主要用于活血祛瘀)、蒲黄炭、炒蒲黄(用文火炒至黑色,用以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按语】1.蒲黄一药,在《本经》上说它“利小便,止血,消瘀血”。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蒲黄既有止血的作用,又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但是没有明确指出他生用行血、炒用止血。至宋代《大明本草》上始有“破血消肿者,生用之;补血止血者,需炒用”的记载。明代《本草纲目》也有同样叙述,因此,流传下来。一般认为蒲黄生用性滑,行血消肿;炒黑性涩,功专止血。但跟据临床实践体会与近人报导,生蒲黄也具有一定止血作用,不论入汤剂煎服或用粉剂吞服,都可用以止血。至于炒炭之后,它的止血作用是否增强或降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2.生蒲黄有收缩子宫的作用,故孕妇忌服;临床上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出血不止的病症。

【方剂举例】失笑散(《和局方剂》)蒲黄、五灵脂。治瘀结腹痛,一切气痛瘀痛。

引用:《中药学》蒲黄

下载:《中药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千金翼方》蒲黄

《千金翼方》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河东池泽,四月采。

引用:《千金翼方》蒲黄

下载:《千金翼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冯氏锦囊秘录》蒲黄

《冯氏锦囊秘录》

得地之阴气,兼得金之辛味,故味甘辛平,微寒无毒。入肝经血分,破瘀行血。凉血宜生用;如欲止血,止崩宜炒黑用。

蒲黄,炒黑用,止吐血下血,补血损虚劳;生用破瘀血停积。疗肿毒疼痛,消瘀积块,血热妄行,调女人月候不匀,产妇儿枕作痛,疗跌扑折损,理风肿痈疮,兼利小便,诸血症宜。不论吐衄肠风,更治血尿血痢,然外因从标之血症,可建奇功。若内伤不足之吐衄,难以取效也。

主治(痘疹合参) 功效同前,痘中夹血症者暂用之。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蒲黄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蒲黄

《医学衷中参西录》

蒲黄∶味淡微甘微辛,性凉。善治气血不和、心腹疼痛、游风肿疼、颠仆血闷(用生蒲黄半两,煎汤灌下即醒)、痔疮出血(水送服一钱,日三次)、女子月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疼,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故有种种诸效。若炒熟用之(不宜炒黑),又善治吐血、咳血、衄血、二便下血、女子血崩带下。外用治舌胀肿疼,甚或出血,一切疮疡肿疼,蜜调敷之(皆宜用生者),皆有捷效。为其生于水中,且又味淡,故又善利小便。

邹润安曰∶“《金匮》用蒲灰散,利小便治厥而为皮水,解者或以为香蒲,或以为蒲席烧灰,然香蒲但能清上热,不云能利水,败蒲席,《名医别录》主筋溢恶疮,亦非利水之物。蒲黄,《神农本草经》主利小便,且《本事方》、《隐方》,皆述其治舌胀神验,予亦曾治多人,毫丝不爽,不正合治水之肿于皮乎?夫皮水为肤腠间病,不应有厥,厥者下焦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以水气归皮,致小便不利,气阻而成寒热,则肾亦承其弊为之阴壅而阳不得达,遂成厥焉。病本在外,非可用温,又属皮水,无从发散,计惟解心腹膀胱之寒热,使小便得利,又何厥逆之有,以是知其为蒲黄无疑也。曰蒲者,蒲黄之质,固有似于灰也。”蒲黄诚为妙药,失笑散用蒲黄、五灵脂等分生研,每用五钱,水、酒各半,加少许,煎数沸连渣服之,能愈产后腹疼于顷刻之间。人多因蒲黄之质甚软,且气味俱淡,疑其无甚力量而忽视之,是皆未见邹氏之论,故不能研究《神农本草经》主治之文也。

引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蒲黄解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饮膳正要》蒲黄

《饮膳正要》

味甘,平,无毒。治心腹寒热,利小便,止血疾。

引用:《饮膳正要》蒲黄

下载:《饮膳正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顾松园医镜》蒲黄

《顾松园医镜》

〔甘平,入心包、肝二经。炒透亦能止血。〕服之则止心腹诸痛,〔活血消瘀之功。〕掺之则治舌肿满口。〔凉血除热之效。〕非因瘀血痛者勿用。。

引用:《顾松园医镜》蒲黄

下载:《顾松园医镜》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功效分类

《医学入门》蒲黄

《医学入门》

蒲黄无毒味甘平,止血用熟行用生,心腹膀胱寒热去,涩肠止泻又止精。

产于香蒲之上而色黄,即花中涩屑也。隔纸炒黄,蒸半日,焙干。熟用补血、止血,治女子崩中带下不止,止痢血、衄血、尿血、肠风下血,坠胎血晕,产后诸血病。兼治脱肛,涩肠止泻,止遗精。生用破血消肿,去心腹膀胱热,利小水,通经脉,破瘀血,妇人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血 儿枕急痛。又治打扑血闷,排脓疮疖,游风肿毒,敷重舌舌上生疮及阴下湿痒,产后妒乳、痈肿,又用蜜调,作饼食之,解心脏虚热,甚益小儿。

多食令自利虚人。

香蒲,即蒲黄苗。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轻身。

引用:《医学入门》蒲黄

下载:《医学入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中药拼音索引:p
打赏中医宝典
中药功效分类

蒲黄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

相关中药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主治

相关方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