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本草纲目》连翘
《本草备要》连翘

微寒升浮。形似心(实以莲房有瓣),苦入心,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气分而泻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气分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营气壅遏,卫气郁滞,遂成疮肿),利水通经,杀虫止痛,消肿排脓(皆结者散之。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为十二经疮家圣药(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
引用:《本草备要》连翘
《本草便读》连翘

连翘图片
苦先入心.寒能及肺.诸疮各毒.皆缘邪火游行.气聚血凝.用此宣通表里.(连翘其仁初生象心.若未开莲花.熟则四解象肺.去心用壳.轻浮解散之品.味苦性寒.入心肺之分.以肺主一身之气.心主一身之血.故能解散十二经血凝气聚.而为痈疽疮疡之圣药.但外证之属寒者禁之.)
引用:《本草便读》连翘
《本草乘雅半偈》连翘

(本经下品)
【气味】苦平,无毒。
【核】曰∶出太山山谷,今汴京,及河中、江宁、润、淄、泽、兖、鼎、岳、利诸州,皆有之,独蜀中者为胜。有大翘、小翘两种。大翘生下湿地,或山冈上,叶青翠如榆叶水苏辈,茎高三、四尺而色稍赤,独茎梢开花,黄色可爱,三秋着子,似莲实之房,亦若椿实之未开者,翘出众草,壳小坚外完,无跗萼,剖之中解,气甚芳馥,实才干,振之即落,若不着茎,根如青蒿之白硬也。小翘,生冈原之上,茎叶花实,皆似大翘,但细小耳。古者茎叶花实并用,今惟用实,未见茎叶也。南方一种,茎短叶小,惟实黄黑,子如粟粒,乃旱莲。
又一种如菡萏,壳柔软,外有附萼,抱之且无解脉,亦不芳香,干之不落,久着茎上,功用殊别也。
【 】曰∶内经尝以车盖喻脉状,曰蔼蔼如车盖者,阳结也,亦阳盛也。本经乃以连翘名药结阳盛乎。一名连轺,轺亦小车也;盖车者,引重致远,以济不通。周礼云∶车有天地之象,是合阴阳内外而言,诚开阖之枢键也。故主热结在中,为寒热鼠 瘰 ,其本在脏,其末在颈腋间也。若蛊毒,此但沉于脏;瘿瘤痈肿,此但浮于脉,咸属寒热为病因,热结为形证者也。其功力与夏枯相等,但夏枯偏于从本,秉寒水化令,故上彻巅顶,下及趺踵;连翘偏于从末,秉容平气味,故外弥肤腠,内偏五中,至于解从结心,理则一矣。先人云∶连翘治鼠痈肿疮瘤,咸从结气所生,取其象形易落,而能自散也。纲目谓状似人心,故入心,以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也。东垣谓十二经疮药中,不可无此,何必似人心状乎?顾独茎赤色,及结实在上,原具心象。又云∶散血结气聚,此以结治结,当用上声之散,不当用去声之散,散则自散而省力,散则分散而有为,此先人备言所治之证,颐但略言能治之因,合能所生成,则命名之义了然矣。
引用:《本草乘雅半偈》连翘
《本草崇原》连翘

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连翘出汴京及河中、江宁、润淄、泽兖、鼎岳、南康诸州皆有之,而以蜀中者为胜。
有大翘、小翘二种。大翘生下湿地,叶如榆叶,独茎赤色,稍间开花黄色可爱,秋结实,形如莲,内作房瓣,气甚芳馥,根黄如蒿根。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茎花实皆似大翘,但细小耳。实房黄黑,内含黑子,根名连轺,须知大翘用实不用根,小翘用根不用实。)
连翘味苦性寒,形象心肾,禀少阴之气化。主治寒热鼠 瘰 者,治鼠 瘰 之寒热也。
夫有内外二因,内因曰鼠 ,外因曰瘰 ,其本在脏,其末在脉。此内因而为水毒之 ,故曰鼠 也。陷脉为 ,留连肉腠,此外因而寒邪薄于肉腠之 ,故曰瘰 也。是鼠 起于肾脏之毒,留于心主之血脉。瘰 因天气之寒,伤人身之经脉。连翘形象心肾,故治鼠 瘰也。痈肿恶疮,肌肉不和。瘿瘤结热,经脉不和。连翘味苦,其气芳香,能通经脉而利肌肉,故治痈肿恶疮,瘿瘤结热也。受蛊毒者在腹,造毒者在心。苦寒泄心,治造毒之原。芳香醒脾,治受毒之腹,故又治蛊毒。
《灵枢·寒热论》岐伯曰∶鼠 寒热之毒瓦斯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其本在于水脏,故曰鼠。上通于心主之脉,颈腋溃烂,故曰 。鼠 寒热之毒瓦斯者,言鼠 水毒而为寒,上合心包而为热也。主治寒热鼠 者,治鼠 之寒热也。今人不解《本经》,祗事剿袭,以寒热二字句逗,谓连翘主治寒热,出于神农之言。凡伤寒中风之寒热,一概用之,岂知风寒之寒热起于皮肤,鼠 之寒热起于血脉,风马牛不相及也。嗟嗟,为医者可不知《内经》乎。《灵枢》论营卫血气之生始,出入脏腑经脉之交合贯通,乃医家根本之学,浅人视为针经而忽之,良可惜也。
(李时珍曰∶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而兼注手足少阳、手阳明之经气分之热也。)
引用:《本草崇原》连翘
《本草从新》连翘

轻宣散结、泻火.
味苦微寒.而性升浮.其形似心.(实似莲房有瓣.)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
而泻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利水通经.杀虫止痛.消肿排脓.(皆结者散之、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为十二经疮家圣药.(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苦寒之物.多饵即减食.痈疽溃后勿服.(集验方、治痔疮肿痛、连翘煎汤、熏洗后、以刀上飞过绿矾、入麝香贴之.)
引用:《本草从新》连翘
《本草撮要》连翘

引用:《本草撮要》连翘
《本草分经》连翘
《本草分经》连翘
《本草分经》连翘
《本草分经》连翘
《本草分经》连翘
《本草分经》连翘
《本草害利》连翘

〔害〕清而无补之品,痈疽溃后勿服,火热由于虚者勿服。苦寒碍胃,多饵即减食,脾胃薄弱,易作泄者勿服。
〔利〕苦寒,入心包、胆、三焦、大肠,手少阴主药也。除心经客热、阳明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利水通经。诸痛疡疮,皆属心火,故为疮家圣药。翘心更苦寒,泻心火尤胜。温热入心营,非此不能治。
〔修治〕八月采取阴干,手搓用之。按连翘除血热,山栀治火郁,虽同入血分,治法两途。
引用:《本草害利》连翘
《本草害利》连翘
《本草害利》连翘
《本草经解》连翘

气平.味苦.无毒.主寒热.鼠 瘰 .痈恶 疮.瘿瘤结热.蛊毒.(去心用)
连翘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气味俱降.阴也.心包络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经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郁则包络之火上炎经络.而成寒热鼠 瘰 矣.连翘轻清平苦.轻而扬之.因而越之.结者散而寒热愈也.痈 恶疮.皆生于心火.连翘味苦清心.所以主之.瘿瘤结热.亦心包络之郁结火也.其主之者.轻扬有散结之功也.蛊毒因辛热而成.辛热则生虫也.连翘平能清而苦能泄.热解虫化而蛊自消也.
【制方】
引用:《本草经解》连翘
《本草经集注》连翘

味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去白虫。
一名异翘,一名兰花,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太山山谷。二月采,阴干。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大观》卷十一,《政和》二七五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连翘
《本草蒙筌》连翘

味苦,气平、微寒。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也,阳也。无毒。茎短微赤,叶狭常青花细瓣深黄,实作房黄黑。
因中片片相比,状如翘应故名。凡用采收,须择地土。生川蜀者,实类椿实,壳小坚(似椿实未开者,)外完而无跗萼,剖则中解,气甚芬香,才干便脱茎间,不击自然落下;生江南者,实若菡萏,壳柔软,外有跗萼抱之,解脉绝无,香气自少,干久尚着茎上,任击亦不脱离。以此为殊,惟蜀最胜。去梗旋研,入剂方灵。余剩密藏,气味免失。经入少阴心脏,手足少阳阳明。泻心经客热殊功,降脾胃湿热神效。驱恶痈毒蛊毒,去寸白虫蛔虫。疮科尝号圣丹、血证每为中使。通月水下五淋,义盖取其结者散之。故此能散诸经血凝气聚,必用而不可缺也。实人宜用,虚者勿投。连轺系根之名。仲景方云去热之。
引用:《本草蒙筌》连翘
《本草求真》连翘

(隰草)解心经热邪
连翘(专入心)。味苦微寒。质轻而浮。书虽载泻六经郁火。然其轻清气浮。实为泻心要剂。(连翘形像似心。但开有瓣。)心为火主。心清则诸脏与之皆清矣。然湿热不除。病症百出。是以痈毒五淋。寒热鼠 。瘰 恶疮。热结蛊毒等症。书载皆能以治。(汪昂曰。凡痈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热结。肿而不结者为留气痰饮。)且经有言。诸痛疮疡。皆属心火。连翘实为疮家圣药也。然多用胃虚食少。脾胃不足者慎之。况清而无补。痈疽溃后勿服。火热由于虚者忌投。
引用:《本草求真》连翘
《本草图经》连翘

连翘图片,生泰山山谷,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兖、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岗上;叶青黄而狭长,如榆叶、水苏辈;茎赤色,高三、四尺许;花黄可爱;秋结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以此得名;根黄如蒿根。八月采房,阴干。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南方生者,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连草,南人用花、叶。中品鳢肠亦名旱莲,人或以此当旱连,非也。《尔雅》谓之连,一名异翘,一名连苕,又名连草。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一种乃如菡萏,壳柔,外有跗萼抱之,无解脉,亦无香气,干之虽久,着茎不脱,此甚相异也。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泽间极多。如椿实者,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据本草言,则蜀中来者为胜。然未见其茎叶如何也。
引用:《本草图经》连翘
《本草新编》连翘

连翘,味苦,气平、微寒,性轻而浮,升也,阳也,无毒。入少阴心经,手足少阳、阳明。
泻心中客热,脾胃湿热殊效,去痈毒,寸白蛔虫,疮科攸赖。通月经,下五淋,散诸经血凝气聚。但可佐使,非君臣主药,可用之以攻邪,不可恃之以补正,亦可有可无之品。近人无论虚实,一概乱投,为可哂焉。
或问连翘为升科要药,是亦药中之甘草也,吾子以为可有可无,何也?连翘实不足轻重也。
盖败毒必须用甘草;化毒必须用金银花;消毒必须用矾石;清毒必须加用芩、连、栀子;杀毒必须加用大黄。是治毒之法,无一件可劳连翘,无之不加重,有之不减轻。但有之以为佐使,则攻邪有力,又未必无小补也。
引用:《本草新编》连翘
《本草衍义》连翘
《本草易读》连翘

微苦,辛,凉,无毒。入手足少阳,手阳明、少阴、厥阴。排疮脓,消肿毒,通月经、治五淋。散诸经血结气聚,除心肺客热湿热。 瘿瘤之疾,蛊毒白虫之邪。为十二经疮家圣药。叶茎治心肺积热。
处处有之。有大小二种∶大者生下湿或山冈,青叶狭长如榆叶,茎赤高三四尺,梢间开黄花,秋结实似莲,内作房瓣。小者生岗原之上,花叶实皆似大者而细小。
瘰 结核,同芝麻末,时时食之。(验方第一。)
痔疮肿疼,煎熏洗之。(第二。)
引用:《本草易读》连翘
《本草择要纲目》连翘

【气味】
苦平无毒.轻清而浮升.阴中阳也.入手足少阳手阳明经.又入手少阴经.
【主治】
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为疮家圣药.疮疡瘤瘿结核.治有神功者.以其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胞络气分主药也.
引用:《本草择要纲目》连翘
《本经逢原》连翘

苦平,无毒。根名连轺,甘寒平,小毒。
《本经》主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发明 连翘轻清而浮,本手少阴、厥阴气分药。泻心经客热,破血结,散气聚,消肿毒,利小便。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连翘泻心为疮家之圣药;十二经疮药中不可无此,乃结者散之之义。《本经》专主寒热鼠 , 瘰瘿瘤、结热等病,皆由足少阳胆经气郁而成,此药正清胆经郁热。痈疽恶疮,无非营卫壅遏,得清凉以散之。蛊毒所结,得辛香以解之。然苦寒之性仅可以治热肿,故痈疽溃后脓清色淡及胃弱食少者禁用。根寒降,专下热气,治湿热发黄,湿热去而面悦好,眼目明矣。仲景治瘀热在里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奈何世鲜知此,如无根,以实代之。
引用:《本经逢原》连翘
《长沙药解》连翘

【本经】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创,瘿瘤,结热,蛊毒。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山谷。
味苦,性凉,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清丁火而退热,利壬水而泻湿。
《伤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一两,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斤,杏仁四十枚,连翘二两,赤小豆一升。治太阴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以太阴湿旺,胃土贼于甲木,肺金刑于相火,木火郁遏,湿化为热,则发黄色。缘肺热则水道不利,湿无泄路,木主五色,入土而化黄也。甘、枣、生姜,补土和中,麻黄泻皮毛之郁,杏仁降肺气之逆,生梓白皮清相火而疏木,连翘、小豆,泻湿热而利水也。
连翘清心泻火,利水开癃,善除郁热之证,尤能行血通经,凉营散结,疗痈疽瘿疬之病,擅消肿排脓之长。
引用:《长沙药解》连翘
《得配本草》连翘

引用:《得配本草》连翘
《雷公炮制药性解》连翘

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泻六经之血热,散诸肿之疮疡,利小肠,杀白虫,通月经,疗五淋,破瘿瘤,解痘毒。鼠粘子为使。
按∶连翘苦寒虽泻六经,而心经为最,诸疮淋闭等证,俱属心火,故能疗之。药性曰∶除六经热,与柴胡同功,然此治血热,柴胡治气热之别耳。
引用:《雷公炮制药性解》连翘
《名医别录》连翘
《神农本草经》连翘

味苦平。
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创,瘿瘤,结热,蛊毒。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折根,生太山,八月采,阴干。
案《尔雅》云:连,异翘。郭璞云:一名连苕,又名连本草云。
引用:《神农本草经》连翘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连翘

味苦平。主寒热,火气所郁之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皆肝经热结之证。蛊毒。湿热之虫。
凡药之散寒、温凉,有归气分者,有归血分者。大抵气胜者治气,味胜者治血。连翘之气芳家留滞之邪毒也。
引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连翘
《中药炮制》连翘

『常用名』连翘衣、连翘壳、元翘、元召。
『产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8~10月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用中眼筛,筛去芯及灰尘,放竹箩内在水中淘净,取出晒干。也有用朱砂拌连翘,取净药1斤,洒入清水,润10~20分钟,装入罐内,缓缓撒上飞朱砂12克盖紧,两手将罐摇动3分钟后,略停1~2分钟取出晾开。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引用:《中药炮制》连翘
《汤液本草》连翘

气平,味苦。苦,微寒,气味俱轻,阴中阳也,无毒。
手足少阳经、阳明经药。
《象》云∶治寒热瘰 ,诸恶疮肿,除心中客热,去胃虫,通五淋。
《心》云∶泻心经客热,诸家须用,疮家圣药也。
《珍》云∶诸经客热,非此不能除。
《本草》云∶主寒热鼠 ,瘰 ,痈肿瘿瘤,结热蛊毒,去寸白虫。
《液》云∶手、足少阳。治疮、疡、瘤、气瘿起、结核,有神。与柴胡同功,但分气血之异耳。与鼠粘子同用,治疮疡别有神功。
引用:《汤液本草》连翘
《新修本草》连翘

味苦,平,无毒。主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去白虫。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太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
〔谨案〕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引用:《新修本草》连翘
《药鉴》连翘

气寒,味苦辛,无毒,气味俱薄,升也,阳之阳也。主治心热,破瘿瘤。经曰,诸肿疮疡,皆属心火。惟翘性凉而轻辛,故能散诸经之客热,而消诸经之痈肿也。君节草、同麻油、臣蜂蜜,能治发背诸毒。主麻黄、同山甲、入牛子,善快痘疮未发。同黄连,则入心解热。
同片芩,则入肺泻火。从栀子,则引热内降。从麻黄,则引热外散。又曰为外科圣药者,得非以苦泄热,以辛散火之谓乎。
引用:《药鉴》连翘
《药笼小品》连翘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连翘

《证类本草》连翘

(连翘_图片)
味苦,平,无毒。主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去白虫。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生泰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唐本注云∶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唯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连翘,微寒。《图经》云∶苗高三、四尺,今所在下湿地有,采实,日干用之。
尔雅云∶连,异翘。释曰∶连一名异翘。郭云∶一名连苕,又名连草。药性论云∶连翘,使。一名旱莲子。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日华子云∶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所在有。独茎,梢开三、四黄花,结子内有房瓣子。五月、六月采。
图经曰∶连翘,生泰山山谷,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兖、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岗上,叶青黄而狭长,如榆叶、水苏辈,茎赤色,高三、四尺许,花黄可爱,秋结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以此得名,根黄如蒿根。八月采房,阴干。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南方生者,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莲草,南人用花、叶。中品鳢肠亦名旱莲,人或以此当旱莲,非也。《尔雅》谓之连,一名异翘,一名连苕,又名连草。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一种乃如菡萏,壳柔,处有跗萼抱之,无解脉,亦无香气,干之虽久,着茎不脱,此甚相异也。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泽间极多。
如椿实者,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据本草言∶则蜀中来者为胜,然未见其茎、叶如何也。
集验方∶洗痔。以连翘煎汤洗讫,刀上飞绿矾,入麝香贴之。
衍义曰∶连翘,亦不至翘出众草,下湿地亦无,泰山山谷间甚多。今只用其子,折之,其间片片相比如翘,应以此得名尔。治心经客热最胜。尤宜小儿。
引用:《证类本草》连翘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连翘
《中药学》连翘

【药用】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心、胆经。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本品作用与银花相似,故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两药常配合应用。
连翘能清热解毒,无论气分热或血分热,都可应用。以上诸症,系热邪炽盛,入于营血所致,可用连翘配合黄连、赤芍、丹皮等同用。
连翘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故可治疗疮疡肿毒、瘰历等症,常和银花、象贝母、夏枯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连翘、连翘壳、连乔(生用,清热解毒)、朱砂拌连翘(清心安神,治热病烦燥不安)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连翘性凉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故为疮家的要药。
2.本品配以银花、薄荷、荆芥、甘草,则散风清热;配以玄参、麦冬、青莲心、竹叶卷心等,则清心泄热;配以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等,则解毒消痈;配以玄参、夏枯草、贝母等,则散结消瘰。
3.银花与连翘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解疮毒,故在临床上两药经常同用。但银花尚能凉血止痢;连翘又能清心热,散结消瘰。
4.在过去用药习惯上本品分连翘壳与连翘心两种,连翘壳为果实,连翘心为种子,一般认为连翘心的清心功用较好。现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只有一种连翘,不再分为两药。
【方剂举例】连翘解毒汤《疡医大全》:连翘、牡丹皮、牛膝、天花粉、木瓜、桃仁、金银花、薏苡仁、甘草、白僵蚕。治腋窝疮。
连翘汤《圣济总录》:连翘、玄参、木香、昆布、枳壳、犀角、柴胡、黄芩、甘草、升麻、沉香、当归、芍药、木通、生姜、大枣、柳枝。治瘰历结核在项腋下,项强背痛。
引用:《中药学》连翘
《千金翼方》连翘
《外科全生集》连翘
《冯氏锦囊秘录》连翘

感清阳之气,得金水之性,故味苦辛平,性寒,无毒。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也,阴中阳也。入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亦入手少阴心经。辛凉清扬,故散郁滞结热,诸淋诸疮,湿热肿毒之要药。
连翘,散心经客热,脾胃湿热诸经郁热,既有清热之功,又有散结之妙。凡湿热血凝气聚,一切痈毒,五淋寒热,鼠 瘰痘恶疮,结热虫毒。
主治(痘疹合参) 清诸火,退五心烦热,散痘中心经热毒,风热阳毒痈肿,痘后余毒,散郁除湿。
按∶连翘,味苦性寒,能泻六经郁火,然入手少阴主药也。心为火主,心清则诸脏皆清。诸痛疮疡,皆属心火,故疮家以为要药。然多用胃虚食少,脾胃不足者慎之。且清而无补,痈疽溃后勿服,火热由于虚者忌投。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连翘
《医学衷中参西录》连翘

连翘∶味淡微苦,性凉。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表解肌,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要药。且性能托毒外出,又为发表疹瘾要药。为其性凉而升浮,故又善治头目之疾,凡头疼、目疼、齿疼、鼻渊或流浊涕成脑漏证,皆能主之。为其味淡能利小便,故又善治淋证,溺管生炎。
仲景方中所用之连招,乃连翘之根,即《神农本草经》之连根也。其性与连翘相近,其发表之力不及连翘,而其利水之力则胜于连翘,故仲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以治瘀热在里,身将发黄,取其能导引湿热下行也。
连翘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夜微汗,翌晨病若失。
连翘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曾治一媪,年过七旬,其手连臂肿疼数年不愈,其脉弦而有力,遂于清热消肿药中,每剂加连翘四钱,旬日肿消疼愈,其家人谓媪从前最易愤怒,自服此药后不但病愈,而愤怒全无,何药若是之灵妙也!由是观之,连翘可为理肝气要药矣。
引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连翘解
《顾松园医镜》连翘

〔辛苦寒,入心、胆大肠三经。捣碎。〕除心经客热,〔为心经、包络气分之主药,最泻心火。〕祛脾胃湿热。治耳聋而通月经,〔三焦经病则耳聋,热气上壅之故,直入三焦,清热则愈。
通经者,清热散血结之功也。〕祛白虫而解蛊毒。〔湿热除则虫自去,蛊毒非辛热不成,热解则蛊自消。〕利五淋小便不通,〔心与小肠为表里,泻心火而小肠之热亦除。〕散诸经血结气聚。〔十二经疮家必用,乃结者散之之义。又诸经客热,非此不除。〕消瘰 瘿瘤,〔皆胆经气郁有热而成。轻扬芬芳,以散郁结,清凉以除郁热,则自消矣。〕医痈肿恶疮。〔无非营气壅遏,卫气郁郁滞而成。〕清而无补之药,中病即止。痈疽已溃勿服。
引用:《顾松园医镜》连翘
《医学入门》连翘

连翘苦寒散心火,脾经湿热特轻可,排脓消肿用作君,治血通淋为之左。
片片连合如鸟尾。无毒。浮而升,阳也,手足少阳阳明经药。入手少阴经,散心经火郁客热,降脾胃湿热,专能排脓消肿,瘰 瘿瘤、痈肿恶疮不可缺也。治血证实者,与黄连同为中焦佐使,防风为上使,地榆为下使也。兼利月经。通五淋,消蛊毒,诸证皆心火凝滞而成。此药气味俱轻,而能散火解郁,虚者慎用。小儿诸疮客热最宜,去穣。根名连轺,苦寒,《本经》不见注,惟仲景伤寒用治身热发黄。
引用:《医学入门》连翘

- 连翘
- 连翘 知识
- 假连翘
- 连翘散
- 连翘汤
- 连翘汤 知识
- 连翘丸
- 连翘饮
- 土连翘
- 大连翘饮
- 贯叶连翘
- 连翘饮子
- 当归连翘汤
- 荆芥连翘汤 知识
- 连翘败毒散
- 连翘败毒丸
- 连翘解毒汤
- 连翘升麻汤
- 青橘连翘饮
- 五香连翘汤
- 连翘赤小豆汤
- 连翘赤小豆汤 知识
- 连翘升麻葛根汤
- 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